这位知音是本书,名字叫《文案觉醒》
知道文案或不知道文案的,都请往下读
因为这就是文案——你正在读的字
顾名思义,这本书的内容是有关文案(和撰稿人)的创作方向
就像我这种徘徊在文案边缘不黑不白的小灰正适合阅读,不是说我读完这它,我就能明白文案到底该怎么写,怎样能在新媒体的大海中找到脚下的船游向彼岸,而是它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这说明我本身就存在问题。
记得,刚开始申请这个公众号时,想的很理想,将它作为学习上的伴侣;治疗懒癌的工具。
开始每天一篇有关广告专业的文章撰写,丝毫不觉得吃累,毕竟学习近三年的专业知识足够支撑我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再不济,也可以从网上找些相关案例作为支撑,足以迷惑专门关注我的亲人,老师看到文章后还鼓励我坚持下去。
看着阅读量从0到20,从20到50,能够高兴地晚上做梦也在笑。
无尽的输出,终于将我压垮了,在写完十三篇文章后,以复习考试为由间断近两个月。以至于要在年前拥有100粉丝的目标变成有30人取关。我还毫不自觉,认为取关的不过是没耐性的人。
寒假期间,决定转方向,因为专业性的文章输出吸引一个非懂专业的粉丝好难。名字没想好,遂把功能介绍改成了“平淡的语言勾起阅读的欲望”。
这时我会写一些关于自己生活的所闻所见。在各个群中发布,也请亲人同学帮忙转发,阅读量有破百的记录,也不会高兴太久,因为点赞人除了我就是我妈。
可想而知,老妈成为我最忠实的粉丝,每天催促我快点写,她要读等着转发。可是脑袋里没货,再怎么装也不是那个味道。
直到现在的文章也是这个状况,只要不群发,阅读量少的可怜。当我仔细研读时,发现除了文笔不赖别的啥也没有。信息过剩的时代,阅读者已自动将这类文章屏蔽,更别说连引人入胜的题目都没有。
直到公众号邀请我开通原创和赞赏功能,才有点儿在舍友面前炫耀的优越感。
当然这两种功能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巴掌,没有付出得来的收获使我不敢展现在别人面前,平淡无奇的文章真的不值别人的一块钱。
手脚无措,成为购买这本书的理由
有将近半月没有写文章,这段时间除了在家照顾家庭,回学校后便读这本书,本来五个小时的时间即可,竟生生读了一星期。不是读的慢,而是在读中反复思考。因为我好像就是书中那个活生生的“炮灰”,幸好,它又让我拥有飞舞着落下的优美姿态。
01
书中多次提到:新媒体人(自诩我们这种人)的天职是什么?绝不是写写文章那么简单,传播中要征服的则是用户的心,创造精神层面的认同感,成为有价值的创造者。
这些字眼看似像很多行家挂在嘴上的话,平常的很,但却触动着我这个小灰的心。
回想起自己的每篇文章,很想问自己一个问题,凭什么人家会拿出更珍贵的时间阅读你的文章,人家想知道你所介绍的几个概念,直接问度娘就好啦,你给人家带来的强烈感受是什么?有可能就是无聊。
就像我现在关注的公众平台,全部是在我手下众多公号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信息载体,如果有诱骗读者的文章,绝不会点进去或不会读完,甚至直接取关。我自己况且这样做,别人也是有判读能力甚至更优秀的智者。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向文案,文案的利爪也会将没有心和眼之人扔出去。
就像当初我申请公众号的过程,完全小瞧了一个公众号运营的长度和深度。从名字头像 ID到后期与粉丝的互动,一切看来都好不用心,读到这部分时发现原来一件小小的设置都隐藏着大“心机”。
例如:名字的长短与是否易于传播直接的关系。
运营的这个过程,我相信会淘汰不学习的人,所以我就成为“善用”微信上的各种公开课,沉迷于优秀的新媒体大咖干货分享的一员,成为不会学习的学习上瘾者,导致现在脑子里一句大咖的话也没记住,甚至不知所措。
书中也说到:新媒体人每一次的创作提升,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在经历大量的尝试受挫后,不断敲打追问自己,陷入长久的混沌状态的挣扎中,这时经过专业的人士旁敲侧击的点醒,会瞬间体验到拨云见日的明朗。
这就是所谓的顿悟过程。
我的碎片式阅读和公开课成瘾只不过是为逃避床头放着的那些积灰的书。把混讲座、混社群、四处听课当作学习方式,占用了学习之余本该用于积累知识和体验生活的宝贵时间。
没有反复死磕内容、打磨平台,只想靠干货赢取些许技巧武装文章,算得上是一种精神上的麻痹。
得到的只是强行成熟,甚至是不伦不类。
在这里,我自省......
02
给我触动最大的一段话是:每一位新媒体人,都是“人媒体”。你的工作不再是搜集素材、整编信息。在社会资讯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检索的情况下,没人可以通过“洗脑”获得大众认可。
我们会接纳性格鲜明但并不完美的个人,同时会忽略信息的搬运工。
回想自己为什么拼命求粉丝,但又坚持不下去,为什么又在想写时才思枯竭?
只不过是为使自己浅浅才殊获得关注感,“新媒体内容创造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简单到发一个朋友圈。只是在这过程中,我不明白“深入浅出”这个最简单的道理,肚子里东西就那些,不输入总有榨干的时候。输出的文章更是惨不忍睹,还怎么成为有吸引力的人?
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动力,经过多天思考,我需要将本公众号作出调整。小到头像、名称的改动,大到自己感兴趣方向的调整。
在慢慢转变过程中,我要让用户知道我是谁,我要写哪方面的文章,我要怎样在用户脑子里留下一个记忆点,并在一定的场景刺激下马上想起我。当然,这是个困难且需要毅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