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提早下班,接上女儿去了老家,北京的妹妹周三回来啦,她是周二来张家港参加中粮集团2018经理人年会和表彰大会的,顺道就回了趟老家。
今天妈妈安排做青团给我们吃,青团从面到馅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做馅儿的红豆还是爸爸自己种的。妈妈昨天晚上就开始做红豆馅,先把红豆放在水中洗干净,再放入电饭锅煮熟,沥干水分后倒入大铁锅中翻炒,直到水分蒸发干了,再把红豆捣碎成泥状,加入糖,搅拌均匀,软软甜甜的豆沙馅儿就做好了。放了一晚的豆沙馅变得硬硬干干的,包的时候容易成形。
今天吃完中饭,大家就围在一起动手做青团,只见妈妈拿出一包水磨米粉,倒入大盆子里,又拿出放在冰箱冷冻室里的艾青。艾青是一种艾草的叶子,江南的初春,天气转暖时就开始发芽,这时摘取嫩嫩的叶子,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焯熟,就可以用来包青团、青饺或清明果,颜色绿绿的,闻起来香香的。一时吃不完的,还可以放入冰箱冷冻起来,随便什么时候想吃时就可以拿出来做,几乎不会影响口感和味道。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艾草便无处可觅,所以妈妈常常会在春天时多采摘一起,放入冰箱保存起来。一整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想吃了,妈妈都能做出好吃的青团,满足我们的胃和味蕾。冷冻过的艾青需要先在微波炉里解冻,再撒入米粉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温水,搅和后开始揉粉。凭着手感,边揉边添加水,直到粉团光溜,软硬适中时,面团才算和好了。
面团和好后,妈妈开始切面团,把面团先揉成长长一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团,用手搓圆。这时大家开始分工动手,女儿用一个木头做的模具开始压面,把一个个小面团压成一个个圆圆的小饼状。我和妹妹开始包青团,把一个小饼放在掌心,用勺子盛上豆沙馅,放在小饼中间,再象包包子一样把边捏在一起,一个青团就初步成型了。成型的青团再放在浸泡过的糯米中滚动,让白白的糯米尽可能多地粘在青团上。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其实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妹妹试了几次都不满意,后来还是妈妈承担了这个技术活,我和妹妹负责包馅成团。用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青团全部做好了,女儿数了数,共有四十五个。
下一步的工序就是蒸青团,把做好的青团分两批放入大铁锅中蒸熟。老家的厨房还保留着原先农村的大柴灶,灶上的大铁锅容量特别大,柴灶是需要人工烧火的。于是在妈妈把青团下锅时,我和妹妹便自告奋勇地要求烧火。妈妈说,这个柴灶很难烧,你们烧不好的,而且容易弄脏衣服,还是我来烧吧。我说,妈妈,我们可是乡下土生土长的,小时候又不是没烧过。说完我就转进了柴灶间,生火,烧旺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难,一会儿我就把火烧得很旺了,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越烧越有劲。只是蒸好揭开锅盖时,妈妈愣住了,青团好多都爆馅了,应该是我火烧得太旺了。妈妈觉得很惋惜,影响了看相。不过很快,我、妹妹和女儿一人两个把爆馅厉害的都吃了,其实爆馅也可能是因为馅儿包得太多了,反正味道还是挺好吃的。妈妈再对余下的用筷子整理了,感觉还是蛮好的。
只是再蒸第二锅时,任我怎样保证一定会掌握好火势,不会烧得太旺,妈妈无论如何都不肯让我再烧了。因为这一锅要蒸好让妹妹带去给北京的外孙吃,女儿也表现出对我技术的不放心。那好吧,我和妹妹及女儿就去外面散步了,散步回来,一锅完好无损的青团已经出炉了。
辛苦了,妈妈,你的爱让我们感到如此温暖,回老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