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翠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
看到身边很多家长朋友并不了解绘本,或者不重视。但是因为孩子学习的问题又特别的焦虑,不惜一掷千金。所以决定好好做做绘本这件小事,推广阅读从早开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简单地聊了聊自己与孩子一起亲子共读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好处。今天想给没有绘本亲子共读经验的朋友们一点更具体的建议。
为什么说是亲子共读呢?因为绘本的阅读一定是从共读开始的。有的家长朋友会以为孩子那么小,他又不识字,看不懂,等他认字了再说。那是天大的误区,孩子不识字并不是阅读的障碍,因为我们认识啊。夸张点说,即使爷爷奶奶不识字,也不会妨碍带孩子读绘本,因为很多低幼的绘本文字少的可怜,本来就是以图为主,以文字为辅。而且亲子共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宝宝在与家人这种亲密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愉悦,他才会慢慢地爱上这件事情。比起他自己阅读来,完全不是一个感受。
正是因为孩子不识字,他才会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图画上,情景上,情感体验上。也正是因为他不识字,要借助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述来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场景和故事,这就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你会担心一个从小读绘本的孩子上学以后写不好看图说话吗?同样,你也不用担心他向你说清楚一件事情来龙去脉的能力。
在我们的小区亲子活动群里,曾经与宝妈们分享这个话题,有经验的宝妈一致认为亲子共读绘本,对娃的语言能力和性格发展非常有益处。
亲子共读,在国外被认为是早期教育最有效的方式,近些年在中国从各大中城市开始逐渐流行起来。英国每年有“寝前阅读周”,台湾地区有“故事妈妈”团队,都是从国家层面认识到了亲子共读重要性后,政府进行的有计划的安排。
有的妈妈担心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读绘本,其实我们与孩子共读,并不需要很多的时间。可能只是睡前的一个习惯,每天十几二十分钟,与其把这段时间交给讲故事的app,不如亲自给孩子讲几个故事。
说到讲故事,我觉得通过跟孩子一起读绘本,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之前的教书生涯中,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语文老师,朗读曾经是我的一个痛点,羞于开口。刚开始给娃讲故事的时候,也有些小紧张。但是给小宝宝讲故事,很多时候都是靠夸张的声音和动作来引起他的兴趣,边读边玩,与他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讲的就会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有表达上的“激情”,这是之前的我无法做到的。
记得跟三岁半的大宝一起读《一园蔬菜成了精》这本绘本的时候,因为里面的内容是一首童谣,读起来有点像说快板。特别是她还要求我用普通话读完再用山东话说一遍,读到第三天的时候,我说完上句,娃就接上下句。我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一遍普通话,一遍山东话,一起读完一本书,很快她就背下了这个故事。
陪孩子走过的每一段路,我们都在一起成长,只不过孩子成长的要更快,快的超过我们的想象。
让孩子爱上阅读,我们只需要迈出一小步,那就是亲子共读。今天把孩子交给手机和电脑,等孩子上学以后又只能把他交给各个辅导班。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就会越来越无能为力。
小的时候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上学以后又担心孩子不喜欢读书。 每当看到有的家长朋友在着急给孩子选什么样的学前班,报什么样的辅导班,我都想告诉他,让孩子阅读吧。不阅读的孩子没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不培养自学的能力,他将陷在题海中,无法获得解放。阅读从来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对于学习来说,它就像房子下面的地基,你无法一眼看到它,它却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