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自己在某个领域差劲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缺少该领域的知识和实践。但我最近发现菜的本质原因完全不是如此。
让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遇到自己很差领域时的整个人的反应过程。比如就拿英语领域来说,从初中学到大学大部分人的水平连四级都不到(本人也就六级水平,这脸一起打了吧)。当我们这种英语学渣遇到大篇幅英文和不认识的英文单词时的标准反应是:
啊,哔了狗了,又是英文,来我看看→果然,完全看不懂→我的英语果然很差,我就是个英语学渣(这都要怪当年的英语老师长得太难看,冲淡了我对英语的兴趣o(*≧▽≦)ツ)→这尼玛啥破网站(文章)全是英语,下次不上了→以后就尽可能不上这个网站,更重要的是英语学渣这个定位在自己头脑中更加明确了,以后看到大段的英文就会自动把他屏蔽掉,或者直接上翻译软件。
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不是自己英语不好,而是因为自己的学渣定位,而放弃了努力。而自我定位为英语牛人的家伙或怎么做,他肯定也会遇上不懂的单词,不通的语句,但他会去查询去搞懂。因为他英语牛人的定位,所以会更加努力的解决困难。
再比如说锻炼的例子,那些长期久坐没有锻炼习惯的宅宝宝们,在锻炼这一领域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锻炼菜鸟”,当锻炼时有点气喘,肌肉有点酸痛,就开始产生放弃的念头,又是因为自己的定位而导致放弃努力。而那些“锻炼狂”们,自我定位就是“锻炼达人”,遇到同样的机体不适的情况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坚持下去,或者根本就没有当成一回事,似乎坚持下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同样也是因为自己的定位而导致迎难而上。
没错,在一领域达人就是要比小白知识量更大,实践更多,但是更重要的是定位。因为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定位会决定你遇到困难时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行,而这个选择将决定结果。
而我们的自我定位从哪里来?大部分人的定位来自别人的评论和自己的经历。100个人说你牛逼,即使不牛逼也认为自己牛逼了。以前有丰富深入的相关经历,有这方面的大量积累,自然有自我认同感。但是如果没有这两项,如何获得在该领域的高手定位,让自己也能迎难而上?
这里有三种方法:
1.设定明确目标。在没有高手定位的情况下,目标更是动力的来源。设定半年积累5000个单词,当你遇到大篇幅英文时会选择怎么做?自然是查询不认识的单词并且记录下来,因为这离你完成目标又进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时不时(一天十次就行,也不用太多,我一般是二十次)地去意淫一下当自己达到目标成为大牛之后,自己嘚瑟的样子。这点很重要,使目标更加具象化,威力更大
2.更快速的方法是,做一件在该领域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打破自己的畏惧心理。小白要入门机器学习,里面一堆函数,线性代数,微积分和代码,完全看不懂,怎么破这种畏惧心态?抓来一本《机器学习》,规定自己一个月内一定要全部看完并且搞懂里面的函数和代码。当然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而一旦完成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有积累,更重要的是打破了自己的畏惧心态。再去看AI技术通识那就有一种藐视的心态“老子那么难的专业书籍都搞定了,你算什么”。选一条最难的路快速突破是效率最高的打破畏惧心态,获得伪高手定位的方法。
想要跑步锻炼,但每天两三公里就放弃了,怎么办?来直接报一个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两个月时间训练,然后直接上去跑马拉松。完赛后你再跑个三四公里时,你完全就是王之藐视心态。而且更牛逼的是即使你一年没有锻炼了,重新开始跑步,这时候身体素质其实很渣,但是你的起步一定会很快,因为你会回忆道那次马拉松经历“老子马拉松都跑下来了,跑不下这四五公里简直是对我的羞辱”。虽然你的身体承受能力还没有跟上,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完全达标了。这就是伪高手定位,王之藐视同样有助于你迎难而上。
3.自我催眠。睡前和刚醒的时候催眠效果最好,“我是运动达人,我是运动达人。。。”睡前念叨100遍,起来在念叨100遍,让定位直接进入潜意识。
睡前和起床时时潜意识的窗口期,这时候可以乘机输入信息到潜意识,一旦进入潜意识你就会认为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吹枕边风威力非常强大,快去讨好你的老板娘吧O(∩_∩)O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