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懒了,什么都不做。坐在沙发上,也不叠衣服,什么都要等我做……”妈妈一边向我走来,一边不停地职责着我。
是的,我没有按她的节奏一回家就开始收拾房间,刚收下衣服就立马折叠起来。我习惯性先跟孩子聊一会儿天,看会儿手机上的重要消息,写一下今天的随笔…
我只是想要在等待吃饭的过程中,放空一会儿。
可妈妈并不这么认为,她觉得所有的一切都要依照她的节奏来。一切不符合她的习惯的行为,都是不合理。
我没有及时做家务,她不认为我有自己的安排,只说“这是懒,太懒了。”
我习惯性在床头放书籍,便于翻阅,她不认为这是方便阅读的习惯,只说“邋里邋遢,床头乱七八糟。”
……
她会不分场合、不顾我的想法就直抒己见。传统的中国人含蓄思维影响下,她从不会提及我的好,但一旦哪里不符合她的心意,指责就接踵而来。她从不会就事论事地去做评论,而是将事件定性。
日积月累中,无论我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我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更好的。
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在原生家庭的批评声中,逐渐磨灭了我们的信心。最后在成年后,为了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只能够再去学习、旅游,重新富养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