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了不起的我》第五章:绘制人生的地图。第三小节: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结束了青春期以后就进入了成年期,成年期在早期指的是25到35岁之间,在这个阶段已经建立起了身份认同,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而这个阶段的核心课题是建立亲密感与职业认同。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来说,亲密感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自我的扩大,,爱人就是我们自我的延伸,有时候这种延伸还会弥补我们的自我缺陷,因为在关系里,我们总是在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而亲密关系中角色是最特殊的,可以允许我们暴露自己的脆弱,并把自己的脆弱托付给对方。当这部分脆弱能够在亲密关系被接纳时,这份接纳就会被整合到自我的概念里,让我们更能接纳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完整,这是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深化,这种更深层次的照顾比身体上的照顾更重要。
要获得这种亲密感需要克服三个发展障碍:
1、害怕不被接纳。每个人都有所谓的秘密,有自己觉得要不能为人知的一面,只有勇于尝试,我们才会发现这个所谓的秘密,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
2、害怕承诺。亲密关系是排他的你,一但承诺,会因此失去一切可能性。
3、害怕被改变。亲密关系会挤压自我的空间,会牺牲某些自主性。从关系互补的角度来看,亲密关系是有可能把我们塑造成系统需要的样子。
当亲密关系中,不能跟对方分享心里的秘密,彼此带着面具一起配合扮演一段亲密关系,假装亲密,却各自孤单,说明他们并没有完成人生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亲密关系呢?
有的人是先热恋后磨合,有的人是彼此提供情绪价值,而有的是在婚姻中小心翼翼地探索亲密关系的边界等等很多的方式,不管是哪一种,作者给到的一个简单的答案,那就是能够发自内心地做出承诺。
我承诺,即使会受伤害,我也愿意投入的去爱。
我承诺,即使错过可能性,即使你不完美,我也愿意去爱你。
我愿意为我们俩的关系负责,我愿意接受关系的种种限制。
这种承诺本身就是爱的形式。
承诺本身对对象的依赖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小,我娶了她,或者她,她嫁了他,或者他,本身不影响承诺。
这承诺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课题。是我们先做了这样的承诺,这个人才变成对的人。
这种承诺并不是给对方的,而是承诺给自己,一个拥有了独立人格的自己。
当可以做到这些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亲密对孤独的人生课题,并拥了爱的能力。
关系可能会变化,但这种在关系中获得的承诺和爱的能力,是属于自己的礼物。
职业认同是另外一个成年期重要的课题,在某种意义上确认,职业认同与建立亲密关系很像。不做赘述。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一种说法,认为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这三个层次背后所假设的人际关系是不同的。生计,代表的是一种不得不为的关系,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使命则变成一种,我们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能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则意味着建立起职业认同。当然传统的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还包括了我们和工作伙伴本身的关系。
作者还提到了职业认同有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和满足感,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满足感,因为这个观点特别的新颖和有趣,关于满足感,作者给出的理解是我们能把自己从事的工作镶嵌进自己整个的人生故事里,让它变成整个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把这么理性,富有逻辑的,一个概念,用略带文艺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