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 @唱片搬运工 关于OST的文章《Frankie & Johnny》中读到了他为专辑没有收录一首曲目而深感遗憾的经历,其实自己也感同身受,这样的经历好像有很多,但是一时却又想不起来,这是要手拿着唱片才能想起来的事。
昨晚看了《Frankie & Johnny》这部电影,听到了电台传出的,Johnny电话点播而DJ没为他播放的曲目,德彪西的《月光》。其实我手上也有一张OST,也有同样的遗憾,片中德彪西的《月光》占了很大的戏份,甚至直指主题,但是原声CD中依旧没有收录,就连双CD加赠版也没有收录。
曾经有一部电影,中文译名非常美,也脍炙人口,叫《人鬼情未了》,但是如果看了你就知道,译错了,应该叫“人鬼未了情”才对。而我要说的这部电影才配得上“人鬼情未了”这个名字,不过真正的片名更加大牌——《暮光之城》。
准确一点说,是《暮光之城》的第一部《暮色》的电影原声。
首先,我不是原著党,没看过小说;其次,我也不是真影迷,这部巨制,我看过前两集,第二集的情节忘记了,第三集看了,不过大部分时间睡着了,4、5根本没有看。我有时也看影评,但从不被影评左右,至今我仍认为第一部足够佳片。所以,我只能说说第一部,因为我看了,情绪饱满的看了,还和身边的人们一起流了泪。
关于流泪这件事,在当下,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克制,仿佛在人前流泪是太感性的表现,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承认自己感性多过理性便是承认不成熟。甚至被某位领导批评过,记得他说:一个男人流眼泪,并不能说明你感性,只能证明你不成熟。那么好吧,我不成熟,但我更愿意活成自己。我其实很喜欢周海宏的那句话:是否用感性的方式来对待世界,是一个人有没有感性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
这部电影传达的不是“五十度灰”,是“暮色”,回到电影,让我在钢琴声中流泪的不仅是音乐与画面,更重要的是全片渲染出的那种贯穿始终的纠结与忧伤。
为什么纠结,因为男女主人公像琼瑶剧般不能相爱的宿命与偏偏喜欢你的现实。袁泉在《后会无期》中的那句台词短短地道出了这种纠结: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因为深爱一个人而去克制自己不爱这个人,这恐怕是最难熬的纠结。
那忧伤呢?全篇都在纠结中度过,能不忧伤。怎样的忧伤?就像老李的歌词:这些年来学会的一点点成熟稳重就要被你统统化解。只是男主的“这些年”很长很长。
影片中,当男主潜入女主房间,站在女主床前,无限爱意无限克制的深情凝望着睡熟的女主时,钢琴声入耳,每一个音符都会在观众的心中泛起涟漪。影片结束,这钢琴声再度响起,我竟然默默地滴了泪,说不上是为剧情或是琴声,或许只是为了那淡淡的忧伤…
还好这首曲子收录了,收录在第12首,贝拉的摇篮曲,《Bella's Lullaby》。这一首也是我在离开影院,晒着太阳让自己温暖之后就决定要找到、买到这张原声的理由。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这部电影的配乐者:卡特·布尔维尔(carter burwell),一位著名的好莱坞配乐大师。
我收藏的这一张并不是双CD的特别加赠版,只是12首曲目的日本版,这几年买的日版碟比较多,一是有一些相对便宜,资源好找;再是,我自己能够顺畅驾驭日本亚马逊海淘;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日版的CD大都精细,甚至比原版更加精细,一般还都附带日文的唱片简介与歌词手册。这张也是,附带了日文手册,还有一张歌曲演唱者的贴纸。
就算没看过电影,仅仅作为一张流行音乐合辑,也是有理由购买这张专辑的,除了《Bella's Lullaby》一首乐曲,另外11首都是很好听的歌曲,有流行,比如《Go All The Way》;有摇滚,比如《Supermassive Black Hole》;还有民谣,比如《Never Think》。不一一赘述,有兴趣可以找来听听,或者私信我,我可以分享给你一个无损文件啥的。
只推荐1首,Blue Foundation 的《Eyes On Fire》,尽管歌词有点儿邪,但是听过全曲的感觉就如同我看这部电影的通感。
关于这张OST,就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个意思:
好的电影配上好的音乐,足以让你开怀,也足够令你忧伤。
“我那些你不曾留意过的OST”是 @达耳闻 与 @唱片搬运工 共同管理的音乐分享类专题,我们自娱自乐的同时也欢迎大家参与投稿。关于这个专题,有一篇文章可以参考。
这个OST系列,我每分享1张都会把CD做成 apple lossless 无损格式,放在网盘,碍于版权就不公开链接了,但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私信我,无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