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身体健康”这句祝福语总是挂在嘴边,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并把它当回事呢?就在上周末作者本作亲身体验了这辈子都难忘的经历,对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体会。
01.起因
之前对现工作的热爱,让我经常加班,工作来了也是积极的冲上前去把它完成,能自己扛的绝不麻烦别人,生命中好像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就连我一直喜欢的追星都放弃了。
可是我的年龄毕竟不小了(已经30过半了)经常性的加班、久坐和精神压力让我的身体变得很虚弱,不堪一击。爬个3层楼就会喘,走路的时候打电话也会喘的很厉害。
上周五加班到快1点,回到家洗漱整理完,没睡几个小时,起床去图书馆。工作的压力让我必须随时处于学习的状态,你不进步就会被社会淘汰。图书馆的氛围和环境都很好,在那里你还可以看看身边努力的人们都在关注哪些方面。
02.症状
在换乘车站为了赶车,就跑了几步楼梯,站在站台时就感觉心脏有些难受,恶心、头晕、眼花、耳鸣(坐飞机时耳压不平衡的感觉)一起涌上来。我以为是天气太热,没想到进入地铁后,症状更严重,我直接蹲了下去。稍作缓和后,到站了。
下车后来到出站口,那种难受的感觉又来了,这次我直接走到墙边坐下来(这个做法其实是不对的,之后我会解释为什么)。缓了好久以为没事,我又站了起来,可是一站起来难受的感觉就立马回来。经过几次尝试,终于连站都站不起来,身体不听使唤的倒向一边,就像喝醉的人一样。我不敢再轻举妄动,老实的坐在地上,调整自己的呼吸。
就在这时,一位过路的好心女士看到了我,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我点点头算是回答了。她连忙叫来了地铁站工作人员并拿了一把椅子,在大家的搀扶下,我坐了下来。此时我开始感觉上肢有些麻木,从指尖到上臂,手指感觉最明显。因为麻木的同时伴随着有些僵硬,我好怕手部不能动,为此不停的握拳放松,调整呼吸,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其实这样大口呼吸的做法也是错误的)。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上肢麻痹僵硬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就连小腿也开始麻木了,更糟糕的是嘴巴周围,连带舌头和耳朵也开始有这种症状了。慢慢地我的手指彻底不能动了,并成了鸡爪手(偏瘫患者和中风患者会有这样的体征),舌头也开始僵直不能说话。
身旁的工作人员开始帮我打120,叫了救护车。为了防止急救人员来之后我无法说明情况,在说话不清楚的前提下,还是简述了一些情况,直到完全无法说话,因为舌头已经彻底的僵硬了。例如:前一晚加班,睡眠不足,个人体征感受,医保状况,要去怎样的医院,如何联系朋友(因为家人不在身边,一定要联系一位靠谱朋友)等等。
其实在四肢和头部完全僵直后,我的内心是很害怕的。我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想年纪轻轻就在床上躺着度过以后的岁月。我拼命的让自己冷静下来,脑中就像过电影快镜头一样,想了很多很多,那一刻的自己从没有那么脆弱过,甚至想过放下现在的一切,只要健康,陪在父母身边,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
慢慢地我闭上了眼睛,让自己放空,尽量不去想不好的事情,这一刻多希望自己是学过急救知识的。好心女士一直在身边陪着我,她怕我睡着,不时的拍拍我,叫我名字(因为急救车来后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在之前地铁站工组人员已经记录了我的相关信息,并准备好我的身份证)。真的非常感谢她,也许那天没有她,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篇文章了。
就在我放空自己,放缓呼吸和心情后,麻痹的症状好转了!我的手和腿又可以动了,舌头也恢复过来,可以说话了。同时急救人员也赶到了现场,一共出诊了3位,在听了我的症状后,3位初步诊断一致认为是癔症。由于体力脑力超负荷运作,前一晚又熬夜加班,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凑在一起导致了病症的出现,这种情况下不能大口呼吸,应该戴上口罩小口呼吸,等待症状缓解。去医院做检查也不会有明确的结果。谢过医护人员后,我选择了在原地调整,稍后再去医院做检查。
03.病症
那到底什么是癔症,我这次遇到的又是癔症中的哪一种症状呢?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当天的发病机制有可能是属于抑制性反应,表现为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等。
04.经验
经过这次事件,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以下几点:
1. 随身携带身份证。为防止突发事件对当事人进行确认,需要有能证明本人是谁的证件。
2. 选好紧急联络人。不论是在手机中存档,还是写在行事历中,一定要有2-3位紧急联络人,最好是在身边的,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赶来陪你的。如果有过往病史和过敏时的人,请记录下来和身份证放在一起。
3. 平时学习一些急救小常识。类似于轻度外伤、晕眩昏厥之类的。要先从内心说服自己,知道病情的轻重,不要自己吓自己。
4. 在公共场合身体出现不适,一定不要独自一人站在监控盲区。这一点就是之前我犯的错误,事后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第一时间选择休息的地方是个监控盲区,毕竟地铁站面积大,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监控来发现问题,如果待在监控盲区,就很难被工作人员发现,如果没有那位好心女士,接下来的事是我不愿去想的。(毕竟很多人只会看看从你身边走过,也许他们不懂急救知识,也许他们怕摊上事)
5. 呼吸过度。呼吸过度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需要而引起的症状,常见于女性具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诱发精神紧张的因素。发作时会使呼吸运动加速,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而吸入氧气过少,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和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呼吸增速等症状。需要戴上口罩、蒙上手帕或是稍有透气性的纸袋罩在口鼻处,控制呼吸的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进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