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下平十三覃韵第二段学习笔记。
闻对见,解对谙,三橘对双柑。黄童对白叟,静女对奇男。秋七七,径三三,海色对山岚。鸾声何哕哕,虎视正眈眈。仪封疆吏知尼父,函谷关人识老聃。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
闻古文中常作听见解,见是看见,耳、眼两个器官的动作。解和谙都有了解、明白之意,是正对。三橘,三橘容易联想到三国时期的陆绩,六岁的陆绩跟随父亲陆康去袁术府上作客,袁术拿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塞了三个橘子到怀里,离开袁府拜别行礼的时候,不小心橘子滚了出来。袁术就问:“陆家的小伙子,到别人家作客,吃不了还兜着走吗?”
陆绩跪着回答说:“我觉得这橘子很甜,想带回家给母亲尝尝。”袁术对这小孩能够在大人的逼问下,不慌不乱从容回答很欣赏,经常提起。这个故事也列入二十四孝的事迹中。双柑,双柑斗酒的典故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南朝宋人戴颙,春天的时候携带了两个柑橘和一斗酒出门,朋友问他去干什么?他说,去听黄鹂鸟的歌声。这可以医治被凡尘俗世污染的耳朵,还可以激发创作灵感。后来双柑斗酒就成了春日雅游的代称。一个春游典故,一个孝子故事,对仗不起来,只有从借对角度理解了,数目和水果的词组。
黄童,小孩幼年时头发一般偏暗黄,白叟是白发老人。静女,源自《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娴静美丽优雅的女孩。奇男,奇男子,不同寻常的杰出男孩。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秋七七,典故源自唐代术士殷七七,殷七七游行天下,周宝镇守浙西时,把殷七七当老师尊敬供养。一年重阳节时,为了体验老师的法术,周宝问老师能让鹤林寺的杜鹃开花吗?殷七七马上施法让杜鹃在重阳节开花。径三三,微信读书上的注引陶渊明《种菊》诗“冶冶溶溶三径色,风风雨九秋时”。如果这样理解,上下联都是重阳节开花的事。只是我在网上找不到这首陶诗。
有网友认为应该用宋·杨万里《三三径》诗序:“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从对仗角度看,这样联意又对不起来了。海色,海上的景色,山岚,山间的雾气。
鸾声何哕哕,《诗经·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鸾声哕哕。”车上的鸾铃有节奏地响动。虎视正眈眈,《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今天的成语“虎视眈眈”,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目标。这是上下联都用动物引起的叠字联。
仪封疆吏知尼父,管理仪地的官员知道孔夫子这个圣人。《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函谷关人识老聃,函谷关的守关人认识老子这个道家之祖。传说老子骑青牛西行,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道有圣贤路过,请求老子留下著作,这才有了《道德经》五千言传世。
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南宋左丞相江万里,后来退居饶州芝山,听到襄樊失守的消息后,在芝山挖了个大水池,命名为止水,旁人搞不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直到元军攻破饶州城后,江万里带着家人弟子投止水自尽。后人才明白这是江万里已经看到南宋灭亡不远,选择生命止于此水。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晋代吴隐之为官清廉,出任广州刺史的时候,附近有个地方的泉水,叫贪泉,传说喝了这里的水清廉的君子也会变贪婪。吴隐之不信邪,故意喝了贪泉水,而且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后,更加坚持自己清廉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