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电影是书本之外构建我世界观的重要来源。好的导演和编剧就像诗人、哲学家,创建着一个时代的文化。
我本科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艺考阶段的连续看片锻炼出了我初步的视听作品鉴赏能力,几年后自己拍视频和节目,才领悟到屏幕背后的无数奥秘。当自己写完第一个剧本、第一次节目策划,才慢慢理解到,每一个真正匠心的影视作品,是多么可贵。也因深知好作品对观众影响颇多,所以眼光更加苛刻。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按照编导的老习惯,我将从前期(即剧本)和中期(拍摄),(后期我就不说啦,我也不懂哈哈哈)来谈这部电影。
选题高分,思考深入
从前期来说,抑郁症是个不错的选题。
《2017年抑郁症调研报告:仅10%抑郁症患者获系统治疗》这篇文章中提到,世界上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 瑞典的发病率为 6.16%,美国为4.45%,中国为3.02%。并且这一数字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要知道,现状要比这些数字惨,十三亿乘以百分之三点零二也有三千九百二十六万人。而那些得了抑郁症的人当中,只有10%的抑郁症患者有机会获得系统治疗。
而众所周知,日本的消费水平仅次于巴黎,是世界前列的高消费城市,日本职员的压力也很大,抑郁症问题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加之秉承武士精神,解决不了精神问题就采用自杀这种现象在日本也屡见不鲜。
光2000年日本自杀人数就高达三万,其中三分之一的自杀都与“经济”有关,因为经济问题的自杀人群里又有三分之一患有抑郁症。
所以社会发展太快,精神消耗太多,就容易感冒。在电影里,女主人公把“抑郁症”看做“外星人的感冒”。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里谈到这样一个观点,“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
除了日常的爱恨、吃穿住行、喜悦悲伤,我们是需要去思考一些深层的东西的,譬如真正的自由、譬如生死。而书本、影视作品,是帮助我们构建生死关、三观的重要工具。(这个说法太功利,但我找不到替换词。)
几年拿了几个大奖的《七十七天》其实也胜在此处——导演、编剧正儿八经在思考一些东西,极致的自由、生命的意义,这样的主题俨然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成了一股清流,但其思想性其实比起一般商业大电影更贴近观众的内心。
这才是匠心。
表意浅薄,摄像有待提升
虽然本片的主题不错,但电影结构的混乱和拍摄的失败很快盖过了这个优势。
不论是因病痛而苦闷的人,还是在周围支持着他们的人,他们的生活姿态本身,就应当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本着这样的创作思想,本片中有很多轻松自然的家庭生活片段。一开头,就是二人养的蜥蜴igu的主观镜头, 但这样拖沓、无意义的镜头拉慢了影片的叙事。
比起这点,“没把故事讲好“”影片的一大问题。伏笔不够、故事高潮不明显,转折不清晰应该是其限于小众、评分不高的重要原因。比如影片中“老人送吹玻璃”给女主。
“吹玻璃”本来是很好的意象——正如女主人公所说,正因为没有碎掉,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如果能循着这个思想,女主人公做一点努力,影片也不至于一平再平一跌难起。共鸣虽有,但不强烈,如同春风吹过,只掀起一点涟漪。
虽说电影可以只做现象表现不去解决社会现象,但这部影片过于浅尝则止,对抑郁症描写的过于表面。抑郁是一种希望的丧失,动力的消退,精神上每时每刻都在煎熬,都在在意识的黑洞里摸索徘徊。
倘若要恢复,倘若能恢复,其过程也积木堆房子一样,即使看起来高耸强大,也有可能瞬间崩塌。
但说回电影,尽管电影努力想表现情绪和情感、头脑与身体之类自我本体的对抗,但表现得太过浅表,真正的痛苦绝不是表面的动荡。拍摄方面也因剧本结构略显拖沓,惹人诟病。但无论如何,电影主题还是很好的:在这个太过努力的社会,也许不努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况且,电影是有责任带领观众去思考一些哲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