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是中国大陆、台港、香港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
扫墓祭祖、踏青赏花、品尝青团、龙井问茶,据说至少做过这四件事,清明假期才算是完整。祭祖和青团今天不表,只讲赏花与采茶。
西溪觅花
三月风雪未尽,四月花开正好。沿着紫荆花路去往西溪绿堤,路上能看到大蓬的紫藤。
一年一度的花朝节无疑是清明期间杭州的重要活动之一。
宋·吴自枚《梦梁录.二月望》:
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玉壶、古柳林、杨府、云洞,钱湖门外庆乐、小湖等园......玩赏奇花异木。
花朝节又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唐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一船士民于花朝日俱各至郊外看花游春,这是中国人民最富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与八月十五的中秋,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
每年的西溪花朝节约莫清明前启幕,延续一个多月,人们迎接花神,赏春寻芳,也带小朋友认识自然。
绿堤进门不出10米是大片的南非万寿菊。
兔子先生安静地站在小雏菊丛中微笑。
郊行即事
北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我想这个时候,除了上图,其他无需赘言。
最宜赏花不在晴天,而在雨后清晨时。
有钱难买水中色,早晨的花呈现出的是清新的水洗色。
梵高所画《鸢尾花》是除《星空》之外最受推崇的圣雷米时期作品,被称为“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因为喜欢梵高,对鸢尾也分外关注。
按说油菜花是雨水第一候的花信,但是每一年清明的花朝节上都能看到。
龙井问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按这个说法,只要是清明之前出茶的,哪怕就是清明前一天,都算是明前龙井。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和梅家坞是西湖龙井一级产区中的五大核心产区。而翁家山、龙井、满觉陇、杨梅岭四个贡茶村则是核心产区中的小天地。
张旭《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一年全国茶区升温,茶季比往年晚了一周,我们这才得以在清明三天假期间到龙井过一把采茶瘾。
时过中午,在前往翁家山茶园的山路上,正逢络绎不绝的采茶大军收工下山午饭。
山路狭窄,擦肩而过的几乎都是背着小半篓茶青的阿姨。
据说她们大多来自江西安徽,每年春天到龙井产区,食宿在村中茶农家里,按50元每天的酬劳采摘春茶。
相比于闷声默默采茶的我们,阿姨们很是热闹,据说她们会边采茶边唱山歌。我听不分明,只觉对面茶山飘来的不绝于耳的方言似乎都是在拉家常。
说到我们的产能,还真是挺尴尬的~~
识途老马一说:“我曾经(一天)采到一斤。”
识途老马二说:“不能跟采茶阿姨们比,她们采的没这么细。自己来采春茶,自然是细细地挑,对茶叶的精细有些追求的啊。”
花也看了,茶也采了,这个清明假期算是圆满了。
最后,拍照片的地方有:杭州拱宸桥、西溪湿地、紫荆花路、龙井翁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