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曾说:文字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
为你,千千万万遍。寥寥七个字却重过千言万语,它们超越了时间,无关乎语言,跨越了性别、种族,甚至国界。
正如纽约时报里所写的:胡塞尼先生笔下的阿富汗温馨闲适,却因不同种族之间的摩擦而紧张。书中充满了令人回萦难忘的景象: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儿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与此同时,寒冷的冬日,喀布尔这个小城中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却像温暖的火焰一样被衬托得无比温馨和谐,两者交错,形成了白与黑的交织,温暖与寒冷的交替。
胡塞尼用朴素真诚的话语诉说着喀布尔在混乱与迷惘阴影笼罩下发生的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那是关于哈桑与阿米尔的友情故事,也是一场心灵救赎的真实写照。
哈桑,虽出身卑微但内心却高贵无比,正直、善良、勇敢、忠诚的他,几乎继承了阿米尔父亲的所有优点,是完美的化身;阿米尔从懦弱、矛盾、逃避的一个小人物,到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后,决心再次踏上成为好人的道路,成长为真正的男人,重拾勇气与正义。最终历尽艰辛带回了索拉搏,完成心灵的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关乎亲情、友情和爱。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更是称赞水拥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九种美德。在我眼里,哈桑便是如水一般美好的人,而风筝如茶,阿米尔如器,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记载:水为茶之母,器如茶之父。精茗蕴香,借水而发,取器而成,水与器缺一不可。放风筝亦是如此,喀布尔最好的放风筝手是阿米尔,最好的追风筝手是哈桑,风筝便是维系他们友谊的圣物,奈何牵着风筝的线太细太脆弱,经不起风经不起雨,一旦断掉便成了零。
然而《道德经》里有一句话:无则是有,有则是无。从零开始也未尝不好,从零开始,从零起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怀着一颗颗若谷的种子,一路洒下,取诚做泥,用爱浇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回到最初的起点,回到喀布尔,当阿米尔在拉辛汗的指引下再次踏上这条成为好人的路,留下血与泪,方知从善如登,终其一生,只为寻找最初的那个人,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最初的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你,千千万万遍。十多年前,哈桑为帮阿米尔追回那只蓝色的风筝而受到阿塞夫羞辱,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灵阴影;十多年后,哈桑为帮阿米尔守住家园而惨遭塔利班陷害,再次站出来,但这次,却是最后一次,他付出了生命。恰好印证了他对阿米尔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以前,每当读到这本书时我十分好奇为什么哈桑总是能追到风筝,有人猜测他是在追风筝的影子,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如哈桑这样灵魂纯净灵洁的人,风筝会追随他的脚步飞翔,那只最后被哈桑追到的蓝色风筝许是西方神话中独角兽的化身,它只追随最纯最美的灵魂。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爱情,可是,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里,我看到,世界上最动人的东西——友情。或许正如徐志摩所说:友情是没有翅膀的爱情。但是,它亦能借助风筝的翅膀飞向远方……
其实阿米尔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小小缩影,我们胆怯过、退缩过、矛盾过、逃避过、迷惘过。或许年幼的我们不能做到打碎了姑姑家的花瓶却像列宁一样勇敢地站出来认错,因调皮砍断了爸爸的樱桃树却不能鼓起勇气像华盛顿一样昂起头承认,也许我们也做过跟阿米尔一样荒唐的事,也许我们也曾违背过自己的内心……
但是,让我们鼓足勇气,再次踏上这条成人之路,经历一切,感受一切;一路反思,一路前行。种一棵心的菩提,学会感恩与包容,理解和宽恕。
佛语有云:清净之心,幸福之源。《追风筝的人》不仅仅只是一部全球畅销的知名小说,更是一部直指人心的道德寓言。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风筝,绿色代表青春,白色象征寂寞,蓝色显示纯净。蓝色的风筝是纯净的化身,它不仅仅承托着哈桑美好的灵魂,更承托着阿米尔与哈桑那如海水般纯净的友情,我们应该如阿米尔一样,打开心门,放飞风筝,寻找我们的幸福之源,勇敢地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