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阅读本文大约需要消耗您8分20秒。)
目录
上一章
读书的效率与层次
01
约莫有一刻钟过后,四个人又坐到了一起。白教授打开了录音笔,说道:“好吧,看来大家都休息好了,我们接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吧。这次,小王先来说说吧。”
“好的,教授。”王之义定了定神,接着说道:“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读书还有这样的讲究。我之前挺喜欢读书,但往往都是图一时之快,看完了就过了,跟囫囵吞枣一样。所以,每当看到有人说读书能使人进步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这个说法。现在看来,我最应该怀疑的还是自己。
“刚才晓雯分享的这本书里,最能打动我的观点,就是‘读书是为了提升个人的理解能力’。我想,这应该要比‘读书使人进步’的说法更简单明了一点。有了这个观点做支撑,我才发现我以前读的那些书其实都算是白读了,那些书要么不难理解,要么就是我没有去思考。
“这样想想,其实这些年来我读的最有用的书,还是教材。因为每本教材,在我读它之前,它的难度都在我之上。而读完这些教材,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这其实就是提升了个人的能力。所以,我的想法是,以后读书都要向学习一本教材那样去钻研,这样才能完整地吸收一本书的精髓。”
王之义话音刚落,杨晓雯就接着说道:“你的想法很对,但有一点需要纠正,并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去钻研。我前面说的四个阅读层次之中,分析阅读就是向钻研教材一样。但是实际上,值得我们去分析阅读的书其实并不多,因为分析阅读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多,如果不是特别有用的书,根本就没必要用到分析阅读的方法。
“书中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我认为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于主题阅读,那就更是很少用到了,我们几个人当中,恐怕只有白教授能够用得到。因为当他研究某一个课题的时候,肯定需要去找很多相关的书籍,来分析印证他的想法。”
白教授听到这儿,点点头说:“说的有道理。其实我刚才就在想这个问题,我嘛以前搞科研的,几乎每一本书我都要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去钻研,生怕漏掉了哪怕一个小细节。这样做好吗?当然不能说不好,毕竟我就是靠这么个钻研劲儿走到了今天。但是现在回头想想,其实有好些书根本没必要那么细致地去读,因为它其中我想要的东西只讲了那么一点点,其他的都是我用不上的。
“用今天刚跟晓雯学的这点东西来总结,就是我太注重于使用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法,而忽视了检视阅读的作用,这使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王之义点点头说道:“好的教授,我记住了。”
一直没开口的段军这时说道:“之前听晓雯讲那么多,我其实还有点云里雾里的,思维有点跟不上。刚才听你们这么一讨论,我才大概有了个了解。我说说我的理解,大家看看对不对。
“首先呢,读书是要有方法的,也就是晓雯说的那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的阅读到底需要用哪一个或者是哪几个,完全是依书与人的关系而定的。也即是说,一本书对我的重要程度越高,那么我就要用较高层次的阅读方法去读它,相反则用较低层次的方法去读,甚至是根本不用去读。
“这么一看的话,基础阅读不必说,肯定是要用到的。检视阅读呢,就像是一个筛子,可以筛选出值得读的书和不值得读的书。在值得一读的书中,还有一些是非常有用的,那就要用到分析阅读去好好琢磨了。而主题阅读,就像晓雯刚刚说的,如果不是专门去研究某个问题的话,根本用不上。
“所以说,我们以后读书的话,就用两把武器就够了。先上检视阅读试试高低深浅,再用分析阅读一举拿下。”
白教授哈哈笑道:“段军这个总结很精辟!看嘛,从一本厚厚的书,到晓雯的一段简述,再到我们的一番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很简洁的。但是简洁并不一定简单,这么一个短短的结论就是这样一本书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以后读书的必备素质。”
02
杨晓雯从书中抽出一张小纸条,说道:“关于这本书,我还有几个问题没有搞明白,本来是想向白教授请教的,可是教授认为拿出来让大家讨论更好一些。所以,我就提前写下来了,现在跟大家说明一下。
“我想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控制阅读的速度?作者说检视阅读一要快,二要思考。快是保证效率,思考是要寻找答案。这是两个相反的要求,怎么去平衡它们,以达到理想的阅读速度?”
白教授想了片刻,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要求快与慢结合,那么我们就要首先搞清楚哪些内容可以快速略过,哪些内容需要慢下来细细阅读。
“先来说需要慢慢读的内容,因为一本书中需要慢读的内容不多,只要找出了这些内容,其他的就可以速读了。
“需要细读的内容不外乎三种。一是主题,书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往往会在书的开头或者是结尾处有交代,那么我们读开头和结尾时就务必要仔细一点,不要漏掉有关主题的内容。
“二是论点,作者为了说明中心思想,大多都会提出几个观点来论证或者是解释,这些论点散布在书的每个角落,但往往都会以单独的段落呈现,并且会有显眼的提示词,比如‘我认为’、‘我要强调的是’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要忽略了这些内容。
“三是目的,作者写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并不一定每个作者都会在书中明确提出自己的目的,但是一旦他提了,那就不要漏掉了,这些内容一般也出现在开头或者是结尾处,也会有相应的提示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找到,因为如果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目的,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你看见的。”
“也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关键的词和句子,对吗?”王之义问道。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比方说我经常看的专业性书籍,作者都会把他的研究成果写在最醒目的位置,有的甚至还专门把字体加大加粗。这样的做法从书本的排版来讲不太美观,但是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观点传递出去,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照这样说的话,那么这个方法恐怕只适用于致用类的书籍吧。对于小说、戏剧这样的纯文学作品估计就不管用了。”段军补充说道。
“那是自然,科学类、实践类、哲学类的书籍,观点都是明确的,你只有接受或者是不接受。而文学作品呢,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样去理解,就由个人的文化层次和人生阅历来决定了。”白教授赞同地说。
03
杨晓雯一边听大家的讨论,一边在纸条上写写画画。这时停下笔来,说道:“哦,听你们这么一讨论,我明白了不少。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说读书时一定要读比自己层次高一点的书,那样才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可是我怎么去判断一本书的层次是在我之上的呢?它又超出了我能力范围多少呢?”
段军这时率先说道:“我认为啊,这个问题先不用去想。翻开一本书,快速地读一遍,也就是检视阅读吧。你刚才不是说了吗,检视阅读过程中不要停下来思考,只看自己能理解的部分,理解不了的就先放下。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确定一本书与自己能力范围的关系。
“如果说你读的很顺畅,几乎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那这本书就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如果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比方说大约占到40%以上,那这本书就和你的能力范围有交叉,而且也有进步空间,这样的的书当然就是作者推荐我们读的书;而如果一本书你大致读一遍,有一大半你根本看不懂,那就说明这本书远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暂时不要去读它,如果非读不可,那可能就要费些工夫,把相关的书籍都翻一翻,帮助自己去理解。”
王之义接着说道:“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记得上小学时,看到家里有一本《红楼梦》,因为语文课里经常提到四大名著,我有点好奇,就翻看看了。但是结果可想而知,我一个小学生,除了学过几首古诗之外,再也没接触过文言文、白话文之类的古代文学作品,那本《红楼梦》我一页都没有读完,实在是看不懂。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说,就是基础阅读这一最低层次还没过关。
后来直到高中时代,我又偶然翻开《红楼梦》,却突然发现我能读懂了,于是日夜不停地一口气读完了它。其实《红楼梦》只是一本书,它存在了这么多年,是不会变的,变的是我的能力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我的能力范围逐渐接近了《红楼梦》的层次。这样能解释的通吗?”
白教授笑着说:“当然通了!小王你的这个经历其实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就像你说的,书的层次是固定的,而我们人的理解层次是在不断变化的。要去判断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我赞同段军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地去试探。自己不去试试深浅,仅凭别人的意见是不可能确定书的层次高低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层次都不尽相同,就像你们小时候都听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一个道理。”
杨晓雯记完了笔记,舒了一口气,开心地说道:“嗯,我明白了。还是白教授有远见,把问题拿出来这么一讨论,瞬间就清晰明了了。”
白教授说道:“就是嘛,我们既然搞这个读书会,就是要大家多交流,什么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让大家共同思考。每个人的阅历、经历都有所不同,你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或许在别人那里根本就不算个问题。以后啊,我们还是要坚持这样做,有问题就在这里提出来,大家一起当场解决。”
段军点点头说:“恩,看来我今天算是来对了,很有一番收获。回去之后,我可得好好理一理,以后读书就用这个方法。”
杨晓雯也笑着说:“是的,书中说的再好,自己不去做,终究都是空谈。其实我今天本来很紧张的,毕竟内容这么多的一本书,我要把它消化掉,再分享给大家,我没有经验也没有把握,还是要多谢白教授对我的鼓励。”
白教授摆摆手说道:“其实没什么,刚开始都一样。我呀,是教了一辈子书,所以张口就来的本事还是有点的。你们呢,在这里不要有太大压力,放松一点最好。小王啊,下次就该你来主讲了,有没有什么问题?”
王之义回答道:“没问题,教授。我已经开始准备了。不过今天听了晓雯讲得这些读书方法,我打算回去照着再重新读一下我要讲的书,或许能发现更多有用的东西。”
04
白教授站起身来,关掉了录音笔,说道:“那好吧,今天我们暂时先说到这里。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大家就在这里吃过午饭再走吧。反正我看你们回去也是自己一个人随便吃点,倒不如在我这里,大家边吃边聊,还热闹点。”
杨晓雯兴奋地从沙发上跳起来,说道:“好啊,白教授!上次说好的,如果再到你这里吃饭,我来掌勺,可不许反悔!”
白教授哈哈笑道:“好吧,就给你这丫头一个机会。可丑话说在前头,你今天要是做的不好吃,在他们两个面前丢了脸,可别来怪我哦!”
杨晓雯扬了扬头说:“哼!我才不会丢人呢。”
“丢就丢吧,又不是外人!”段军也在一旁打趣地说。
几个人听了,都跟着乐。王之义说道:“走吧,我给你打下手。”说完,随着杨晓雯去了厨房。
白教授活动了一下身板,对段军说道:“那我们两个没啥事,就先泡上一壶茶,再杀上一盘棋吧。”
段军欣然答应,把书房的茶具收拾起来,跟着白教授去了客厅。
杨晓雯和王之义在厨房忙的不可开交。
二人其实都不怎么会做饭,杨晓雯就是好奇心强,非要自己试一试。平时在家里,母亲做饭的时候她就在一边跟她聊天,见母亲做饭有条不紊,很是利落,心想做饭应该也不难吧。只不过在家里父母怎样都不肯让她下厨做饭,到了白教授这里她才有机会尝试一番,当然不愿意错过。
可是真到了自己动手的时候,才发现样样都不是那么简单。不是油遇水炸了锅,就是火开大了烧焦了菜。好在王之义还算细心,发现不对头立马去问白教授该怎么办,然后再回过头来帮着杨晓雯做。
两人忙活了半天,总算做出了四个菜,虽然色香味都差了那么点意思,但几个人都饿得差不多了,也没工夫计较那么多。
白教授笑着说道:“终于能吃上饭了。我刚才还跟段军说呢,要是再晚一点耽误了他的归队时间,那我可就罪过喽!”
“没关系,没什么急事的话,我回去晚一点也没什么。为了品尝一下晓雯的厨艺首秀,也是值了!”
“哎呀,你们都别说了,赶紧吃点吧,不然就凉了。”杨晓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嘴里说着让大家吃,自己却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盯着看大家的反应,心里别提多紧张了。
“嗯,味道不错,比我做的强多了!”段军每样菜都尝了几口,做出赞不绝口的姿态。
白教授也尝了尝,笑着说道:“好吧,今天算你过关!”
杨晓雯高兴地跳了起来,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匆匆忙忙地跑到客厅,把她的手机拿了过来:“先别忙着吃,来摆个pose,我拍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下!”
王之义站起来说:“我帮你把手机放到这边的酒柜上吧,这样你也能和我们一起合个影。”
“还是你想的周到!”杨晓雯把手机递给王之义,坐回到餐桌旁。
王之义把手机摆好,调整好角度,又让大家摆好姿势,设定了一个延时拍照。
只听“咔擦”一声脆响,梦想读书会的第一张合影就这样诞生了,简单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