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的初春,乍暖还寒。昨夜的那一阵大风吹落了一地红粉花瓣。今晨开门见露台上星星点点,那白色的细小花儿昨夜一定装饰了春的梦境,看着是如此这般的唯美且富有诗意。照例,拿出面包,掰细,放在露台的横栏上,等待鸟儿来用餐。
这些日子,鸟渐渐跟我熟识了,在我放面包的时候它们便会聚扰来,站在不远的树枝上观望,利声尖叫中我听出的是它们的兴奋之情,感激之情。
在门内看它们吃得欢,我心也欢。在静谧的墨村,鸟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和点缀,就像对花的无限怜爱一般,对鸟,我也怀有同样的情愫。
如此一想,心里便满含温情。许久都没有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了,总觉得那已经不能再占据我的篇幅,因为它太过唯心,或许会招致读者的反感。
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像我哪怕已经身处万里之遥的地方,我仍能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或热切或冷漠的目光。或许是自己太过敏感了,或许是自己太过自作多情了,其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会真正把你放在心上,所以,你尽管放心大胆的表达自己。
于是,我便想写写那一群让我心心念念的亲朋好友。
“我们仨”
其实是事出偶然。那日,跟姐姐在coles门口等人,门口供人休憩的长桌上放着一堆报纸,许多人坐在那儿看报。我也随手拿起一份中文报浏览,报纸的一条征稿启事吸引了我。看着启事中的要求,我觉得挺简单的,于是拿起手机拍下了它,然而,因为忙碌,这事很快被我抛之脑后了。
时隔多日,某天,在翻看手机相册时,这一启事再次映入眼帘,当下便决定发一篇稿件去试试。谁曾料想,稿件被采用了。
看到邮件的当下,心生欢喜,便下意识地把这一消息最先发给了“我们仨”。没想到,她们的兴奋之情远超于我。
当时姐姐还在医院体检,她马上回复说:“我一会儿体检完给你电话,正好拐去接你。今天是个好日子,值得好好庆祝一下。”舅妈也很快发来信息说:“哇,好棒,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开心。”我没想到,一篇小文章投稿成功,少之又少的十澳元稿费,却可以让这两个可爱的女人激动不已。
见到她们的时候,那投稿成功的喜悦在我心里已经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感动和感激。姐姐兴高采烈地去采购水果,兴高采烈地准备丰盛的晚餐,她一直念叨的是:“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开始啊,我真为你高兴。”这话听起来是那么的温暖而又熟悉——对啊,在我收第一个补习中文的学生时她也是这么说的。
那晚,我喝了很多酒,却没说多少话。当他们频频举杯向我道贺的时候,我知道,他们的兴奋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疼爱与鼓励。一时间,我无以言表,只说,今天我开心的不是文字要上报,而是我身边有你们。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辞职远赴重洋的这一年里,有多少的彷徨和迷茫,有多少的无助和煎熬,这是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体会的。我笑称自己是个乐观着的悲观主义者,我希望自己能带给别人阳光,但是,在这一年当中,她们却成了我的阳光。
这是一群有情又有趣的人。特别是姐姐,她经常会开车载着我到处去追寻美景:路旁的一棵灿烂的樱花,满天的彩霞,落日的余晖,乃至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都会让她情不自禁,叹赞不已。要知道,她已经来澳洲九年了,对这一切,原本都应该司空见惯了呀。
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朋友送了一株兰花给她,她给兰花换上白色的花盆,并在花盆中间用红绸布绑了个蝴蝶结,结果,一盆看似普通的兰花在她的精心装扮下便熠熠生辉,所有到她家的人都会率先注意到它,就连送花人都不敢相信这就是她送来的那盆花。
到姐姐家吃过饭的人都会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女主人会把她的菜肴装点地让人不忍下筷。闪闪发亮的餐具,色彩缤纷的摆盘,精心烹饪的美食,这一切都远超任何星级名厨,到她家吃饭,除了饱口福,还大饱了眼福。
“宁静致远”
班长发了一张作业到群里,而后便催促大伙儿:“交作业啦交作业啦!”原本冷清的群便稀稀落落地有了回声。可以想像,小明同学是扭捏了半天,然后冒泡,然后不好意思地说了句:这周写的都不太像样呀……再扭捏半晌,发了一张作业出来。众人一看,挺好的呀,至于这么谦虚嘛!于是,有做作业的同学便纷纷把作业发上来了。最勤快的莫过于刚刚入学的七十几岁的“小师妹”了,她还在横竖撇捺阶段,只要有空都会密密匝匝地画满一整张交作业。群里的师姐们对她是照顾有加,只要小师妹发作业来,她们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鼓励一番,那热乎劲,着实会把人生生融化。于是,小师妹越写越起劲,她的勤奋感染着大家,群里学员的学习热情便一度空前高涨。
汪同学这段时间较忙,但她会集中爆发。经常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动笔,一旦动笔就势如破竹。当然,大家对她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有问题还是会受到批评,所幸她都能虚心接受,虽然还有些地方是坚决不改。颖同学仗着自己脚受伤便光明正大地不做作业,非但不做作业还经常幸灾乐祸地在群里指手划脚。特别是对刚来的小师妹,当大家都对小师妹关爱有加的时候,她却经常泼冷水,什么“怎么还没学走就学飞啦”,什么“不及时交作业小心被班长罚啦”,看着她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样子,我们终于忍无可忍了,告知她,赶紧提笔写字,否则,小师妹就快追上你了。可敬可佩的是小师妹,对于师姐的百般挑剔,她非但不生气,还很虚心接受,唉,怪大家多管闲事,谁让小师妹是颖同学亲妈呢,成了自己女儿的师妹,估计她也是有冤无处申啊!
每当大伙在群里炸开锅聊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同学用无限艳羡的灼灼目光注视着这一切,实在憋不住了便会冒出一句:“同学们,你们等着我,我很快便会归队的……”语气超像灰太狼。这样的话说多了,她们便戏称她是我永远的初恋。大家一起开始学写字,除了她外,其他人都可写作品了而她还停留在横竖撇捺日月水火,这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吗?
这样的一群人给我的墨村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每每集中在一起写字,那时光便如哗哗流水般易逝。姐姐是大伙毫无疑义的好班长,班长总是能以身作则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好的完成,而后再帮助和监督其他同学。我不在墨村的三个月时间里,大家没把笔扔掉,班长功不可没。
颖同学的老公对姐姐说:你这个班长把大家搞得很有压力啊,陈颖半夜都还在写作业呢……姐姐回应:有压力才有动力啊……
我热爱墨村,归根结底,是热爱这样一群有情有趣的人儿!
“羊群”“吉祥三宝”及其他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虽然我买彩票从未中过大奖。
“非羊勿扰,本着以心灵的羊汤为宗旨,以生活中的洋酒为基调,以期达到羊而不洋,土而不土的心灵频率共振。”这是“羊群”的建群口号。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感觉?此时我无法用言语形容,但那一片来自记忆里的笑声却轻而易举地诠释了这种感觉——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是一片的欢声笑语。
陈姐说王老师喜欢她长头发的样子,于是,出行前,她特地在包里揣了一顶假发。
炎炎夏日,那厚实的假发套让人看着便有大汗淋漓的感觉。卷曲的长发造型在太阳下显得有些荒诞可笑。孩子望着母亲戴上假发后怪异的造型,有些嫌弃,并拒绝与她合影。
王老师与儿子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对爱人长发飘飘的样子大加赞扬,并在烈日下为他的女神拍了许多照片。最后,他不惜牺牲形象,戴上假发与徐老师扮成一对情侣。画面定格的瞬间,我无限感慨——这是多么有情有趣的一个人呀!
故事很多,很长,我无法一一叙述。每每在南半球想起他们,我便会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相片。照片里的每个人,脸上都满溢阳光,眼里都饱含深情,举手投足间,那份盎然的情趣便展露无疑。
和无趣的人在一起久了,便会心生厌倦,于是便渐行渐远;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久了,便会心有灵犀,于是便越来越亲。在国内和这一群人在一起,他们时时处处给我的都是满心欢喜和满心感动。他们说:“小郭郭,我们等你回来呀!”
我热爱祖国,归根结底,是热爱这样一群有情有趣的人儿!
有句话说:一生很长,一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我倒认为,这一生无论长短,都要和有情有趣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