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无声告白》,作者在开头就给出了整部作品的结局“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在家中排行老二的莉迪亚一直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
她似乎出场就自带光环,有她在的地方,父母的眼里从来也不会有另外两个孩子。事实上,她不在的时候也是。
父母总是习惯将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忽略。“莉迪亚,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感兴趣”……
母亲在失踪回来后,便开始给莉迪亚报各种辅导班,为了能让她在未来成为一名女医,就连送给莉迪亚的生日礼物都是《人体解剖学彩色图集》、《科学界的女先驱者》、《医学故事》诸如此类。
而莉迪亚却总是说:“好的、好的、好的”,仿佛她天生就是为了母亲的梦想所生。但真正的事实却是她的测验成绩一次比一次少,却不敢对母亲说出只言片语。
李太太早年的医生梦想碎了,她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慰藉自己的不甘,于是,莉迪亚变成了解救她的稻草。
放眼望去,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母亲,以替自己未完成梦想为由,随随便便的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还有很多孩子觉得幸运,是因为他们被父母其中一方逼得喘不过气的时候,至少另一方是深明大义的,他们支持自己的孩子选择想要的人生。
然而莉迪亚不同,父母的双重施压,让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在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时沉入了湖底。
莉迪亚的父亲,幼年随父母偷渡来美国,出身自社会最下层,因种族歧视而饱受他人鄙夷的目光的他,一辈子都没被当地的社会所接受。
自带光环的莉迪亚成了他眼里的“社交明星”。“你应该笑,就算你不喜欢笑,大家都喜欢爱笑的女孩,然后你就喜欢上了笑”、“莉迪亚,你应该多和谢莉、帕姆联系的”、“斯泰茜他们怎么样?”
莉迪亚不会说不,因为她不会想到,当她并没有打电话,就只是假装把听筒放在耳边时,可以如此轻松地就让多愁善感的父亲容光焕发。
没有人知道她心里所想,她好像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身不由己。
想要摧毁一个人,就要先摧毁那个人的精神。
莉迪亚的父母,便是用这样的方法让莉迪亚的内核耗尽,永生背负着他们的希冀得不到解脱。
看完这本书,会发现莉迪亚的父母身上映射出来的,正是现在的“记希望式父母”。
这类父母,因为各种社会原因、环境影响,亦或个人因素,让自己的心破了个洞。
正在他们因自己的追求无法实现而郁郁寡欢之际,他们的心头肉------孩子,恰巧的出现。于是他们用尽毕生的精力,想方设法为孩子刻画了一个和他们以为的差不多的人生。
他们未能实现的梦想,由孩子小心心翼翼的拾起,而他们则理所应当的为自己的孩子“保驾护航”。
遍地都是这样的父母,让你好好的去飞,却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为你建了一个无比豪华的牢笼,然后偷偷的藏起了你的翅膀。
想起在《爸爸去哪儿》最后一集中杜江为嗯哼朗诵的《给我的孩子》中的一段: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他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希望,终其一生,摆脱任何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杜江说霍思燕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晚上一年幼儿园是对一个男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不应该是只是男孩子,应该是所有的孩子。
4岁的嗯哼虽然没有上过幼儿园,但却是所有孩子中情商最高的。牵挂父母,频频爆金句,记得妈妈喜欢和不喜欢的一切,虽然有点话痨,但每次的回答却都很暖心。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看了杜江和霍思燕对嗯哼的教育我们不难看出,一对开明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何等重要。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从来也不想把我绑在身边,他们总是说:“做你想做的”。也正是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才变得越来越有勇气。
正如海桑所说:
“其实在生命的意义上,我们都是奇迹,正如未来不会比现在更重要,终此一生,我们都是自己的希望。”
人的一生,最困难的事情便是认识自己,茫茫人海里,我们独自修行的也终究是自己。
终其一生,我们就是要学会一个人。
最后,选一段刘瑜写给自己孩子的信中的一段,作为此篇的结尾:
“好吧,妈妈不做这个梦了,我不指望你15岁那年和爸爸妈妈成立一个读书小组,或者25岁那年去非洲旅行时叫上妈妈。如果有一天,你发展出一个与妈妈截然不同的自我,我希望能为你的独立而高兴。如果你宁愿跟你那个满脸青春痘的胖姑娘同桌而不是妈妈交流人生,那么我会为你的人缘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