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是反反复复的似大海汹涌浪水翻腾般,让你在这种曲折性的剧情里用表情画出“丰富人生”。如何形容这种感受呢,就好像你会忽然间在某个时刻喜欢吃香酥酥的蛋卷,下一秒就对此物产生一种厌腻的感觉。戏剧性般的转折有时候太过于突兀,还没来得及去接受,就好像被强硬的名词顷刻间定义了此刻的生活。不自在的很。
童年时代,喜欢“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柔呼呼的春风啊,绿油油的田野油菜花开的烂漫,大片空旷草地上伙伴们共同玩的追风筝。后来,在看完《追风筝的人》后,内心还是泛着涟漪,以一颗颗梦幻的七彩的泡泡和甜甜的糖果回忆起岁月里,那个依旧笑得灿烂,哭的痛快的自己,在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我喜欢这个自己,用慢慢的好奇来一步一步探索未知的世界,然后知足与欢快,夹杂着成就感来满足自己的小小世界。当哈桑对着阿米尔说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刻,顷刻间感觉世界好像很热闹。不是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的那种孤寂里的热闹,像他说的:可惜这热闹不是我的。不,这种热闹,是友情满当当的,像哆啦A梦总是用自己神奇的魔法口袋来帮助烦恼中的大雄一样,那种相互陪伴的热闹。这样的生活,是慢慢抹开无知的这层纱布,一点点的用不知名的热情去对待每一天。
少年时代啊,懵懵懂懂的,以豆蔻年华来看这个阶段,除了对世界产生一种蔑视,还有一种孤独。叛逆期的自己,常常对某个观点或者看法,产生对抗。脾气也变得愈加暴躁。我啊,就像七堇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里的那个在悬崖上高傲的王,孤独的看着脚下的臣民,想立刻告诉这个世界我的存在。我存在吗,存在的。《活着》里的福贵和那头憨实的老牛,用一种说不清的普通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一生的时光。在一本本的书籍熏陶下,终于懂得自己的无知对于这个世界的幼稚,然后学会用一种谦逊的态度面对眼前的生活。
终于到了青年时代了,王小波有三本书《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也是对于时代的思想作品。曾经偶然间阅读了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觉得十分有趣。特立独行,在此刻写下文字的我,脑海中忽然闪现了那两个突出的遒劲有力的毛笔字:慎独。这种关于独的联系打破了童年时代的温暖友情,以少年时代的孤独感觉相契合。但不是害怕独自一人,而是逐渐懂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重要性。愈是懒散,愈是让自己的的神经压迫年轻活力的躯体,强迫自己去理解时间的宝贵性。在自我的矛盾里反反复复,情绪跌宕起伏,最后用一个“成长”来概括这些变化。
呼,是吗,我还在成长吗?长长的舒出一口气,坦然的面对眼前的自己。在无数个挣扎着孤独的壳的岁月,慢慢吐丝结茧,让自己的伤口结痂愈合的时光里,我成就了现在的自己。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总算是理解了思想了,用自己的明亮双眼,去面对这个繁杂的世界,坚持自我,在每个时代里慢慢“破茧成蝶。”这或许,是我内心想去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途径。就像多年前,问着“为什么?”的无知的自己,如今将在眺望远方的同时,依旧不忘脚下的生活,脚踏实地的慢慢驶向自己的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