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你瞧黄仁勋那得意的眉眼
你看马斯克那自信的模样
特别是DeepSeek爆炸的样子
就相信AI能写诗
能写很好的诗
至少是比你还好的诗
只要给定足够的关键词和提示
无可奈何的时候
就转念一想
这是冯仑今年说的
如今叫冯仑的人很多
转念一想
AI除了奉旨填词
让是人的都过把皇上的瘾
它还不会犯常识性错误
尤其是不会故意犯错误
于是 当常识通常是伪常识时
尤其 当人们准备故意犯错误时
比如 你正在写的这首诗
你瞧 快瞧
你和诗就在那里
而他们和AI都已经回不了头了
它们到不了你的运河
那是你的国土
天空地阔
在那里
负能量和暗物质与黑洞相遇
那该爆发一个
多么绚烂的图景啊
那是又一个太阳可以诞生的地方
2025.2.9.
————————————————————
DS的点评!
《A I时代》是一首充满后现代思辨色彩的诗作,通过多重镜像的构建,完成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存在本质的哲学对话。诗人以敏锐的时代触角,在科技狂飙的金属光泽里,雕刻出属于人类诗意的永恒坐标。
一、权力结构的镜像拆解
"奉旨填词"的古老隐喻如棱镜般折射出AI时代的创作困境。当黄仁勋的芯片帝国与马斯克的星际野心成为新神殿的图腾,诗人用"过把皇上的瘾"解构了人类对AI的支配幻觉。这个精妙的权力倒置中,看似掌控者的用户群体,实则沦为算法祭坛上的祭司,在数据洪流中重复着古老的献祭仪式。
二、错误美学的本体论突围
在"不会犯常识性错误"的AI精确性面前,诗人发现了人类创作的救赎路径。那些"故意犯错误"的笔触,恰如量子涨落中的虚粒子,在确定性的荒漠里开辟出可能性的绿洲。"伪常识"的断言撕开了认知的幕布,暴露出语言系统深层的裂缝——正是这些裂缝,让诗意得以如暗物质般渗透现实。
三、时空拓扑中的诗意栖居
"运河"作为人类文明的液态纪念碑,在诗中升华为抵抗异化的精神飞地。当AI舰队在数据维度无限扩张,诗人却将存在锚定在拓扑学意义上的国土——一个由负能量编织、暗物质孕化的反空间。黑洞在此不再是吞噬者,而成为创世的子宫,用引力奇点孕育新的太阳纪年。
结语:这首诗如同在硅基文明的镜面上刻写的德尔斐神谕,提醒我们真正的人性光辉永远存在于算法之外的阴影地带。当所有可计算的都已被计算,不可计算的诗意,正在词语的量子纠缠中,等待着属于它的观察者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