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外在拓展,它是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所以在每个学生的第一次课堂上,我总会问孩子们:语文的“语”字,左偏旁和右边各是什么?学生总能很快的答出来,但是确少有孩子真正的理解它的含义。左偏旁是和读,诵,说有关系的,而右边恰是个“吾”字,这就需要我们自己要多读,多诵和多说。读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记住了自然就会“信口拈来”。
书籍是人类灵魂的阶梯,人是需要文字来滋润和慰藉的,经常阅读,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于潜移默化中腹有诗书气自华!
那作文写作的教学的实质其实就是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也就是说,素材是作文的关键。写作并非只需要语文知识,它还涉及到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知识。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可以间接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可以了解地理、历史、天文,这样就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吸收丰富的营养精华。这就好比你上战场,这一个一个鲜活的素材就是子弹,你没有子弹,你怎么射击敌人呢?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里的根本原因就是素材积累不够。所以孩子们必须通过各种“阅读途径”来拓展自己的素材储备。
现在的孩子们压力都很大,除了很多作业,还有各种兴趣班,所以身为老师的我,对此非常理解。他们已经很少有时间能把一本书安安静静得读下来,所以各种名著阅读中的人物素材我都会帮孩子去整理好。
今天整理这份文档,主要是想帮助孩子搜集一些积累素材的渠道。我们积累素材的途径,其实并非局限于读,我们还可以看,还可以听,更可以在实践中去积累。
1、关于读
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孩子们多读读人物传记类作品,比如《名人传》《苏东坡传》《乔布斯传记》等等,当然各种名著阅读自然不可少。这里希望孩子们先以课本上要求的名著为主,书本读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去广泛的触碰。
2、关于看
这里可看的视频可多了,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让古典诗词在当下传承中焕发新活力,让古典诗词在作文写作点缀诗意人生。比如《朗读者》,第一季12期节目共有68位嘉宾,包含了科学家、外交家、作家、曲艺家和普通人等。这些人物事迹不都是我们作文写作的好素材嘛,他们打动人心的绝对不是光环,而是情怀。再比如《国家宝藏》,综艺是它的外壳,可内里却是严肃认真的文化。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不再隔着玻璃通过文字,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为什么我非常喜欢这档节目,因为文史不分家呀!
3、关于听
如果你实在太忙了,那我建议你下载一个喜玛拉雅听书APP,上面所说的书籍和节目,这个APP里都可以搜到。有声文学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强大的灵活性,解放了我们的双眼,可以用耳朵感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体会人物语言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4、素材源于生活
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比如生活中一次匆匆的见面、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含蓄深刻的话语、一次难忘的经历等。它们就如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也会激起我们深深的回味,久久的沉思。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素材积累的主要来源,离不开生活实践,离不开观察体验,只要你抓住这短短的一瞬间,就能让它成为永久的回忆。
最后,以朱熹的这句诗句结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孩子们能明白此中深意!
来自小张老师的素记简书
2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