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善良,人们总把它跟高尚联系到一起。事实上,善良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词汇,它很接地气。多一份微笑,世间就少一份悲苦;多一份帮助,世间就会少一份冷漠。
其实,善良并不遥远!它就在住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每天在你的心里开一朵善良的花,用爱心的泉水去浇灌。终有一天,荒漠也能拥有春天。
01
在我记忆里,童年的那段时光,几乎每年都有因饥荒而来讨饭的人。在那全民皆贫的时代,村子里过得好的也就是温饱,过得不好的人家,青黄不接之际,也是东挪西借,勉强度日。因此,看到有背着口袋,手捧饭碗讨饭的人进村,有人便关紧了大门,有的甚至躲到大街上。
奶奶从来不这样,即使有“好心人”帮着关上了院门,当乞讨人拍打院门的时候,奶奶也会飞快的迎出来,麻利地打开院门,从谷仓中拿出几穗金灿灿的玉米,放到乞讨人的布袋里。
几年后,村里人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大米、白面成了主食。而来乞讨的也水涨船高,相应的提高了标准,再给玉米便不愿意不要了。
村里人又开始了抱怨:还是没有真正饿着,哪有讨饭的还挑三拣四的?有人又重新关上院门,有人又躲了出去。
奶奶一如既往地把乞讨者让进院子,从米袋子里盛出满满的一碗大米倒进来人的布袋里。有时还主动问人家饿不饿,如果饿了,无论家里有什么都舍得拿出来给人家吃。
我上大学的时候,奶奶已经八十多岁,那时她眼花耳背,走路蹒跚,双手尤其抖动得厉害,所以一些如做饭等的家务活便不再做了。
一天傍晚,父母还在田里没回来,村里又来了两个乞讨的中年妇女,邻居知道只有我奶奶一个人在家,怕奶奶应付不了,早早地把我家大门给关上了。
两名妇女来到我家院门前,一边用力地拍打院门,一边大声地向院里喊:“行行好,给点粮食吧。”一向耳背的奶奶不知怎么听到了动静,颤颤巍巍地从里屋出来,又费力地拉开门栓,把两名乞讨者让进屋里,照例一人一碗大米。
两名乞讨的妇女喜滋滋地走出屋门,也许抬头看见了院子里装满了玉米的粮仓,眼睛又闪出了亮光。一个妇女用手指着粮仓,试探着问奶奶:“还能再给几穗玉米不?”
奶奶的眼光从两名妇女身上移开,她仰起脸看了看粮仓。然后,显出为难的样子,指了指自己的小脚,摇着头说:“老了,不中用,上不去了。”那时,因为怕湿怕潮,粮仓都建得离地一米多高。
“你不用上去,我们自己上去拿吧,”刚才说话的妇女看奶奶没反对,觉得大有希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奶奶显然没有心里准备,愣了几秒钟,最后,还是向粮仓那边挥了挥手,示意她们自己去拿。
邻居隔着篱笆看见两名讨饭的妇女在我家的粮仓中飞快地往袋子里装玉米,以为奶奶不知道而遭了打劫,大喊着冲过来。两名妇女听到喊声赶紧下来,扛着袋子一溜烟似的跑开了。
寒假回家,邻居给我讲起奶奶的这件事,还乐得前仰后合的,“你奶奶不知是老糊涂了,还是太善良,让讨饭的人自己去拿粮食,我还从来没见过。”
晚饭过后,一个人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我提起这事儿,奶奶微笑着说:“我知道她们都笑话我,不是说我糊涂就是说我傻,其实,我做了什么,我自己知道。”
接着,奶奶给我讲个她经历的一件事。
02
奶奶和爷爷是逃荒来到东北的。
那年她们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急匆匆地跑出来,身上没带多少钱,只坐了一段火车就没钱买票了。无奈,只好下车步行,开始了一次长达3个月的讨饭逃荒之旅。
一天,奶奶和爷爷一连走了几十里路,才赶到一个小村子。为了能节约时间,奶奶和爷爷分开行动。奶奶抱着年幼的姑姑,一家一家地去乞讨,但接连走了五六家都吃了闭门羹。
确实,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多数人家都是朝不保夕,吃了这顿没那顿的,况且,那时流离失所的多,谁又能给得起?
劳累、饥饿、拒绝、屈辱使一向坚强的奶奶也垮了下来。她无力地靠在路边一颗榆树上,瘫坐了下来,如果不是看着怀里的孩子,奶奶甚至都想到了死。
“起来,跟我走吧。”一声柔和又充满关切的话传了过来。奶奶抬起头,看到一个同样脸色苍白、头发枯干蓬乱的年长自己几岁的大姐姐站在自己身旁。
那一刻,奶奶就像在洪水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从恍惚的精神状态中回过神来,甚至连“谢谢”都忘记了说,就跟着去了那位大姐姐家。
在大姐姐家,奶奶吃了两个多月以来唯一的一次饱饭。临走时,奶奶看到家徒四壁的大姐姐,说:“看你也艰难,可还这样帮我,你真是个大好人、大善人啊。”
“我可没你说的那样好,其实,你们一进村,我就看到了,连走几家没讨到东西我也知道,当时,如果有一家给了你吃的,我都不会帮你,但是没有。”那位好心的大姐姐好像还沉浸在当初的想法中,“别说我善良,我只是不忍心看到你再受到伤害。”
就这一句话,让奶奶泪如泉涌。这一句话,也让奶奶践行了一辈子。
03
我们说善良时,常常夸大善良,误读善良,好像只有倾囊帮助他人才是善良,善良究竟是什么?
善良其实就是悲悯心!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善良就是对弱小的生命有疼爱,对别人的遭遇有热忱,对卑微的人有包容,对后来的人有承担!
一个人的善良与文化无关,与身份无关、与金钱无关。
“勿以善小而不为”,人皆可以为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