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圆满收官,回顾这段充实忙碌的历程,我始终紧扣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一核心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行多元教学策略,在学习小组构建、日常教学、后进生帮扶以及“以优带众”模式展开等方面精耕细作,收获了累累硕果,也积攒下宝贵经验,为后续教学的持续优化筑牢根基。
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促进优势互补
学期伊始,组建学习小组成为教学筹备的关键一环,它是后续合作学习顺畅开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全面细致的学情分析,综合考量学生学业成绩、性格特质、学习习惯等要素,把全班细分成9个六人小组。每个小组巧妙融合高、中、低不同学业层次学生各两名,让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达成深度互补。 性格活泼外向、思维敏捷却常因粗心失分的孩子,与沉稳内敛、做事严谨细致的同学同组,日常交流中,前者能逐渐习得后者的审慎态度;阅读能力超群,写作却愁眉不展的学生,与写作功底扎实的伙伴携手,双方在思想碰撞中共同进步。
各组的组长选拔更是重中之重,我从班级里挑出组织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又乐于助人的学生担此大任。小组组建完毕,还会让小组长组织组员自主申报各科学科长,让学科长负责各学科的作业收发、学习组织,这样做到组内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事事不落下。 各组的学科长则身负组织讨论、分配任务、维持秩序的多重使命,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平稳有序推进。
2、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课堂上,精心设计合作任务,紧扣课本又适度拓展。比如这一学期在持续的小组合作实践里,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沟通表达上,从起初的结结巴巴、不敢发言,到后来能条理清晰地阐述小组观点,自信又流畅,有了很大的变化。团队协作时,懂得倾听他人建议,面对分歧也能平和商讨,共同攻克难题,问题解决能力悄然生长。如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后,布置小组制作西沙群岛旅游攻略,涵盖景点介绍、路线规划,一下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擅长绘画的负责绘制简易地图,文笔好的撰写文案,组织能力强的协调进度。
不过,推进过程中也遭遇挑战。刚开始小组讨论常常偏离主题,小组代表发言总是个别活泼的学生唱 “独角戏”。我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引导,规定课堂小组讨论范围与时间,鼓励组长给每个成员表现机会,还设立小组竞赛,激发全员斗志。
3、把控日常教学品质,夯实知识基础
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以学习任务群为引领,我紧扣日常教学品质把控,致力于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课堂上,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将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等知识融入其中。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围绕“领略祖国山河之美”任务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如“富”字,借助图片理解“财富”之意,再联系生活拓展“富饶”“富有”等词,夯实字词基础。同时,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文中景物的喜爱,锻炼口语表达,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上,紧扣学习任务群,注重基础巩固与拓展。设计了“字词小达人”任务,要求学生制作字词卡片,每日复习;“阅读小能手”任务,让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写简短读书笔记,分享阅读收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拓展了知识面。
通过本学期的努力,学生在语文知识掌握上有了明显进步,识字量增加,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4、强化后进生辅导,助力个体提升
后进生群体宛如班级学习方阵中的“掉队者”,始终是我教学关注的焦点,为此量身定制全方位、多层次辅导方案。课堂上,我特意为他们预留专属“答题机会”,简单基础问题优先抛向他们,答对立刻送上热情洋溢的赞美,重塑学习自信;答错也温和引导,助其理清思路。课下,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一对一辅导,生字反复听写,笔顺错误逐一纠正。安排学优生与后进生同桌结对,由学优生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讲解错题。
五、推行“以一带多”模式,激发学习热情
选拔语文尖子生组建“小小先生团”。负责课前准备的“小先生”在语文课前组织当天要分享的孩子提前将成语写在黑板上,做好分享准备,分享完后及时提醒下一个分享者做好准备。负责组织晨读的“小先生”,就学习任务组织早读,形式多样,领读、男女生读、小组读。负责午写前纪律组织的“小先生”根据学习任务,安排大家自习,在课前组织好班级纪律。负责纠错监督的“小先生”在作业和听写后及时监督小组成员及时进行纠错。由这些“小先生们”带动全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回顾本学期,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自主学习与沟通协作能力稳步提升,日常教学稳扎稳打,“以一带多”模式催生踊跃奋进的优良学风。当然,教学之路并非坦途,小组合作偶有失衡,个别学生滋生依赖心理;后进生反复出错难题攻克进度稍缓。展望未来,我将有的放矢,针对性优化小组架构与管理细则,深挖辅导策略富矿,持续推动语文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峰,引领孩子们畅游知识的浩瀚沧海,采撷更多智慧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