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这个题目,感觉就是一场从初识开始的爱情故事,但我只猜中了一个字,这确实是一次重新认识。又听说这个电影费口罩,看过的人哭了,冲着这点,我也来试试,结果是我“中招"了。
戏中
细腻的摄影手法,巧妙的转镜穿越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从孩子迎接的姿态到妈妈走向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背影,影片的初心——孩子给母亲的爱已在平凡的日常里铺展开来。
母亲用单车载女儿在雨后的天回家,女儿试图化解刚刚给母亲造成的巨大尴尬,没想到母亲轻松又温和的声音早已准备好化解女儿的忐忑,母女向前的全景里聊着对未来的期许,雨后的倒影印下这份幸福和女儿暗下决心的承诺,但雨未停。
两场雨都是冲刷内心的风波,第一场雨是一个沉痛的意外,第二场雨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成全与惆怅。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沉痛的心声用正侧面。“我从小到大没有做过一件让我妈开心的事”。当孩子走进母亲的芳华青春,都在做一件事——要让妈妈开心,更开心!
影片中有神奇的穿越,如梦如幻,却又真切自然。
母亲发生意外后,由女儿握着母亲的手在床边痛哭,到窗外茂密繁枝上的朦胧的日光变化的拉镜头,晕染得整个场景如梦如幻,女人公走向穿越的电视机。当从母亲的视角再次翻看这场梦后,同样是从病床前到窗外的枝叶来结束,首尾呼应,同时又巧妙地用一片落叶的降落轨迹让观众见证女儿实现当初的诺言。这部影评之所以能成为开年黑马之作也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女儿对妈妈的一种承诺的兑现。
戏外
源于初心,一个很久恒久的惦念
这部电影是导演贾玲因自己对妈妈的遗憾和爱而作,影中的感人是影外酝酿已久的深情,明明浓烈却似不经意地挥洒在细碎的日常里,在期待的笑容里,在纠结的成全里,在谋划的奔走里,在不服输的眼神里,在搞笑的姿态里,在平凡地去我们的生活里。所以观者都被代入这份深情中,代入“从小到大没让妈妈开心过的”女儿的位置,或是“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的母亲角色。这两种角色的人都被深深触动,从影院里一波又一波的开怀大笑到陆陆续续吸鼻子的抽泣或和红过的眼眶,体现出影片成功的感染力,我们看到了贾玲对初心从戏中走向戏外的坚守,终于有能力自导自演一部电影,只是这里在坚守的不止贾玲,还有一群厚积薄发的人,这部电影的主角都是最近几年很火的喜剧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大器晚成,气场相似,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