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吐槽君。
不知道最近大火的《江南百景图》大家有玩吗?
游戏的背景是明朝
采用风俗画的形式
让每个玩家都可以打造自己的
“江南百景图”
其实中国有不少古代风俗画
保存下来的都非常珍贵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人的生活面貌
但是到了近现代
这种记录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反而没有了
细节最全、最珍贵的现代风俗图鉴
反而是一个叫青木正儿的日本人制作的
1925年,一名日本人来到北京留学
当时的日本西学东渐之风日盛
来到中国的青木受老北京风俗吸引
迫切的想要记录下这一切
他聘请中国画师刘延年
斥资30银元、耗时两年半
完成了当时的《中国风俗图谱》
后更名为《北京风俗图谱》
这本图谱详细记录了
当时北京的人文风貌
比如红白事中的
《迎亲图》
新娘坐新郎家迎亲的红轿,女傧相们坐绿轿,一般八人抬一轿。
《圆坟图》
埋葬后的第三天,家人去扫墓,这叫“圆坟”。
鞋履
男女履靸:洒鞋、鹦嘴鞋、朝靴、抓地虎两种、刀螂肚、儿童鞋三种、女汉装靴、旗装高底鞋两种、云履鞋、汉妆鞋、油靴。
孩童玩具
莲花灯、荷叶灯(中段左边)是在盂兰盆节时的玩具,兔儿爷(中央)是赏月时的玩具。
最具特色的是“噗噗噔儿”(中段向右数第二)和“太平鼓”(下段右边),其他还有连吹带打的“琉璃喇叭”。
市井游荡时可看到的各种景象
如幌子,更夫打更,小贩摆摊儿等
还有玩乐的场景:
《打茶围》
《京尘杂录》里有“把进妓馆闲游叫打茶围,去诸伶(唱戏的)家聊天也叫打茶围”这样的记载。
《跑旱船》
用高粱、木头、竹子等做成的骨架,贴上花布或纸,做成美丽的船。
打扮好的妇女摆出上船的动作,把船用绳子吊在肩上,做出正好坐上船的样子,跳着走。
因为是在陆地上走船,所以叫“跑旱船”。
市井面貌:
《炮羊肚、卖切糕、卖馄饨》
共百余副都十分详细
这是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
以图谱的形式详细介绍北京风俗
老舍在当时评价说:
“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
随着时光变迁
很多风俗和技艺都流失了
但总有人为此奉献一生
希望将来:
那些非物质的文化和人情
都能以新的面貌和我们相见
这里是吐槽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