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抱怨和贴标签为什么不起作用?
我爹以前几乎没干过家务,也就是从去年十月突发心脏病出院后,在家才不时倒倒垃圾,给自己的保温壶烧壶水,铲铲狗屎。
我妈烦的时候就会抱怨,说我爸懒惰不爱干净,从来不干家务,就连水都懒得自己烧。搁以前我爸会因为不好意思而诡辩,但现在因为做了一丢丢家务理直气壮。
有一天晚饭后,我妈本来是想提醒我爸烧水,但话出口却成了:水没烧的吧?从来都不记得,家里就数你最懒,连烧水都要提醒。
我爸立刻不服气地大声争辩起来:你问问女儿,今天的水是不是我烧的?你说话总是那么绝对,难道我一点家务都没干吗?
我站在旁边哈哈笑起来,因为这次确实是我爸自己烧的。而且我爸也并不总是忘记烧水,只是我和我妈代劳得多了。
类似的情景时有发生,我妈忙不过来,而我爸在一旁悠闲时,我妈就会开启抱怨模式,比如:
卧室这么乱,只会干站着,搭把手收拾,行不行?
锅都溢了,我腾不出手,你眼里怎么就没一点活?
衣服袜子满地扔,从来都不会好好地放到一个地方!
我爸听到抱怨也不开心,一边帮忙一边提意见:你需要我干什么,跟我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需要帮忙?
发现没有?其实我爸并非不愿意帮忙做家务,而是不喜欢被抱怨,不愿意被贴上负面的标签,不喜欢被否定。
这一幕在大多数家庭里都很常见。当我们需要对方参与家务,或者帮忙做点什么时,一开口通常都是抱怨或者命令,而不是积极地邀请,不是真实地说出自己的需要。于是一方不满,另一方心生抗拒。
抱怨传递的信息是指责和否定,命令无法产生积极的驱动力。一个被贴满了负面标签的人,是没有动力去积极响应对方的,因为所有的努力都会被否定,所有的热情都会被打击。渐渐地,就再也没有投入的意愿了。
于是一个人就真的成了“被标签”的人。这就是标签的强化作用。所以,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不要随便给人贴标签。
如果你常常说“怎么就”“从来不”“总是”“只会”这样的词汇,记得留意是否过于绝对而偏离事实。
与其期望对方主动做点什么,在期望破灭时抱怨或命令,不如明确地表达需要和友好积极地邀请。这样,别人才会乐于合作。
(2)源源不绝的负能量有多可怕?
朋友K刚结婚的前两年,日子并不好过。
K的老公在部队,一年到头在家不超过两个月,而公婆三天两头不是吵架就是打,婆婆一直闹离婚。
公公爱喝酒,喝了酒回家就骂人发脾气,哭闹自己没人关心;婆婆无法忍受老公辱骂自己和胡闹,就会和老公对骂,骂得狠了就会动手。两个人互不让步,家里犹如战场,经常硝烟滚滚。
作为媳妇的K,就在两人中间不停地调解,期望他们能理解对方并慢慢和好,至少能让家里安宁一些。但K反而被婆婆紧紧抓在手里,成为负能量的宣泄通道。
婆婆日复一日地控诉老公的罪状,一条条事无巨细地讲,反复证明老公对她有多苛刻有多坏。并且最绝的是,她总是希望K去教训并改变自己的公公。
K说,跟婆婆说话就像是对着墙自言自语,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她,从哪个点去分析两个人的问题,最终都会被拉回到婆婆的痛苦上。
你安慰她,她会觉得自己是对的;你分析问题,她会觉得你不理解她;你引导她客观看待时,她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只有陪着她骂老公时,她才似乎有些活力,觉得终于有人理解自己,一腔愤懑终于有处可泄。也只有这种时候,她才能听到K的话。
最后,K被她婆婆的负能量淹没,差点抑郁,不得不逃离了公婆的战争,回娘家去住。
K的婆婆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表面上看她忍无可忍,要离婚要改变,但事实上,她并不想改变,只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听不看,专注地享受痛苦。
她沉浸于自己的痛苦,丝毫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只是一味地喊:我好痛苦啊,我好痛苦啊!却从不审视自身,从不去主动做出改变。
可为什么都这么痛苦了,她还不愿改变?
因为以受害者自居,就意味着自己是没有错的,进一步意味着自己是不负有责任的,也就不用改变,不用承担自己在关系中的责任。最爽的是,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把对方摁在砧板上随便谴责。
更可怕的是,两口子巨大的负能量让家人避之不及,真的变成了孤家寡人,无人关心。因为K老公的姐姐也被妈妈的负能量纠缠,变得阴郁暴躁,后来不再回家。
人有情绪低落是正常的,有负能量也是正常的,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不失为一种排解的好办法。可过度地怨天尤人,无休止地向身边人释放负能量,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折磨。
假如你有负能量,那么释放之后,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需要做点什么让自己好起来。这才是为自己负责的心态和行为。
只有懂得反省的人,才会拥有越来越好的人生。
生活于每个人都不那么容易,家人是我们最好的支持,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所以少些抱怨和指责,少些负能量宣泄,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和方式,周围的一切就会随之而变。
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就会回以什么样的礼。
——沙漠里来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