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这么一句话:“皮肉上长有麻风的,他是麻风病人,他是不洁净的,牧师将他定为完全不洁净。得麻风病的人,他的衣服要撕裂,头发也要剃光,蒙着嘴巴,喊叫道:“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几百年来,教堂里一直重复着这段话。麻风病人,无论是男是女,还是小孩,都应该被与世隔绝。
对待麻风病,恐惧占据了人们整个内心;对于麻风病人,厌恶的感觉好似与生俱来。然而在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若普笔下的《岛》中,那些高尚的、孤独的、痛苦的、善良的、慈爱的人性光辉,却照亮了一个麻风病人生活的世界——它是正常人的地狱,却是麻风病人的天堂。
《岛》以阿丽克西斯对其母亲索菲亚神秘身世的好奇为主线,展开对斯皮纳龙格岛(欧洲麻风病人的聚集地、一个“不干净的人”必须被隔离的禁区、一个正常人心中埋葬所有梦想和希望的地狱)的探索,一层一层地将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悲情故事剥开。
三代人的爱情故事淋漓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可如果仅仅谈爱情,那么这本小说将会是多么得平淡无奇,妙笔之处便是这爱情诞生的环境。
“在伊莲妮想回头再看一眼时,吉奥吉斯已经走了。他们昨天晚上就已说好,不说再见,两人都真诚地按商量好的办……吉奥吉斯把帽子压得低低的,视线中只看到小船黑黑的木头桨。”第一代的爱情是无声的默片。
面对因患麻风病而被送往斯皮纳龙格岛的妻子伊莲妮,吉奥吉斯没做出任何的举动,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敢留下,然而这一切,都是故作轻松,“此时无声胜有声”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吧!——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个字都无需多言,因为任何的动态都会使整个“爱的诀别”的画面碎裂。
亲手将自己的妻子送向没有回头的不归路,是一件多么悲戚的事,然而希望却从未远离,它像温情的万丈千阳,照亮着通向绝境的路。虽然与生活的家乡隔绝,但斯皮纳龙格岛上的一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人们自力更生、自得其乐、自安其所,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只可惜所有推进都指向一个尽头——生命的终结。
然而悲情并未就此止步,伊莲妮的女儿们(玛丽娅、安娜)依旧没能逃脱。她不知道他是不是她长期的救星,可是他以小小的方式救了她,他每次过海而来都令她心跳加速。她又成了一个女人,而不仅仅是个岩石上等死的病人。
第二代的爱情是绝望中的希望。在玛丽娅、安娜、马诺里、安德烈斯的复杂错乱的爱情关系不断地发展时,玛丽亚染上麻风病无非是情节的突变,再次拨动读者的心。也许生活不能像你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坏,黑暗中总蕴藏着生命的曙光,依然有可能遇到生命的真爱。最终玛丽亚的麻风病被克里提斯治愈,并且与其重返久离的家园,这应该算得上是悲戚中唯一的光吧!
至于第三代的爱情,以及阿丽克西斯其母亲索菲亚的身世之谜我并不想谈及太多,因为那并不是这本书的主旨,也许爱情是整本书的线索,但它真正的核心却是这座岛——这座被世人隔离、被所有人封闭在心底不愿提起的小岛,却也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隔膜与疏远。
如今的社会也不免有这样的“岛”的存在,甚至现在的“岛”要比维多利亚•希斯若普笔下的“岛”更加得孤寂、凄凉。斯皮纳龙格岛上的人被社会孤立、抛弃,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乐趣,正如书中所言,“如果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生命,我们至少要给他们尊严。”
麻风病、艾滋病固然可怕,可是连深受病痛折磨的他们都没有放弃过,我们又怎么能够让自己内心的灰暗成为一把利刃,直刺向他们的要害。
正如《卫报》对其评价,“这部哀婉的小说最大的魅力在于:在最悲凉的情节里,也始终能看到希望。”原本可怕的岛却成为了人间的奇迹,这无疑是因为人性的光芒照亮了黑暗,孤岛不“孤”,因为它打破了爱的隔膜,这些身处逆境的人们,最终实现了生命的救赎。所以很多时候,孤单并不意味着孤独,反而有时你身处人群中,却可能非常孤独。
或许,让我们在这部小说里,既唏嘘落泪有反省自责并受到激励的,就是这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爱”这一人性光芒最真挚的向往吧!正如书中所说的,“没有麻风病,只有爱。”
越是困境,越能凸显勇气,越是不安,越能表现爱意。面对麻风病,有爱的涌现,而在爱的关口,有人为你摆渡,走出迷境。欢天喜地的生活,惊天动地的疯狂,摆渡人的篇章,在这里开启。
周末约朋友去看电影,刚好就选了最近正在上映贺岁片《摆渡人》。整部影片幽默又充满情意,看下来感觉还是达到了放松自我的目的的,毕竟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沉淀心灵的机会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同时自身也有一些对生活的小感想。
伴随着电影主题曲《被遗忘的角落》旋律响起,故事开始了,摆渡号船舶也正式起航。电影中的摆渡人酒吧是许多故事的集结地,故事的脉络从这里开始蔓延,酒吧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并等待被摆渡。归来到停留再到离去,一切是那样的自然美好,而我们终将逝去的记忆更需要一片温存的匣子。
故事里每个人都在担任着摆渡者这样一个角色,谱写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符。电影讲述了一个个在都市里专门拯救失意的人的故事。陈末(梁朝伟)和管春(金城武)两个死党合伙开了一家酒吧,但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这座城市的“金牌摆渡人”。
他们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却从不对每位需要帮助的人说拒绝,只要你“预约摆渡”,“刀山火海”都会“使命必达”。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里一个个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失意的人来到这里求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感情问题受挫,他们也最终都在“金牌摆渡人”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
影片里各种各样的人因为不同原因而导致的感情问题,以及获得“摆渡”的过程中,在让人感到忍俊不禁的同时,又让人深深叹息。在这个获得一份真实的感情几近奢求的年代,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在渴望着一丝温暖,尤其是在自己遭遇失意的时候,这种对于心灵抚慰的渴求就显得更为迫切。
高压的都市生活,冷漠的脸庞,匆忙的脚步,似乎将要把每个都市人的心挤压得无处安放。而当出现这样一个富有温情的吐槽地时,就显得极为可贵了。
对于电影,每个观看者都有权评说,但是你无权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人身上,因为别人也是有权自己去亲身体验和评说的。结果也许是失望,可能和网友评价完全不同,但那是属于自己的专属感受,谁也无权剥夺。
也许是太浅层的欣赏或者不知道欣赏,在看到网友们的各种吐槽,从制片人、导演再到情节没有一个被放过后,内心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电影的众口难调如何被客观看待?
观众的评价既反映出人们欣赏能力的提升,也体现了当下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甚至这无疑也会促进优秀影视作品的不断产生和发展。
对于近些年鱼龙混杂的电影市场,我们不仅需要不盲目跟风地吐槽,还更需提高自身对电影的鉴别欣赏能力。在让电影不断“摆渡”我们内心的同时,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你的言论极有可能也会“摆渡”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