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品读《诗经》,品味生命诗情画意

本文具体谈谈,《诗经》的内容,以及本人的阅读感受。


总体来看,风雅颂,形式不同,内容也所有区别。《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

而《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01 第一个占有很大篇幅的就是颂赞诗

《周颂·维天之命》中说: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主要出自于国风和大雅,颂赞诗里边很多都是祭祀诗,祭祀的对象不一样,有的是祖先,有的是天下,但是其中都充满了颂赞之词,歌颂祖先的圣德,祝愿子子孙孙,永受福佑,比如《周颂·维天之命》。

这是周颂的第二篇,今天听起来非常的典雅深奥,其实它的意思不外就是,赞美周文王,说他的德行醇美,是受制天命,天命肃穆,同时赞扬周文王的醇德,流惠于子孙,使子孙受到福佑。

这是在宗庙祭祀的场合,歌颂的这样一首诗。还有些作品不是直接应用于祭祀的场合。但是也表达颂美之意。这些颂诗文学性不是很强,但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和《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分别记载了商、周两个民族的发展史。

比如大雅里的《生民》是赞颂周民族的始祖,诗里面一开始,叙述了关于后迹降生的神话传说,后迹是他的母亲姜源在野外去踩着一个神的足迹,然后就生了他。

他生下来之后,母亲把他扔在郊外,有牛羊和鸟来保护他,然后母亲才把他拿回来,收养了他,他长大以后,在农业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艺,无论种植什么庄稼,长得都非常好,这样一个周朝的始祖,就使得周朝的农业发达起来了,所以周朝的后人祭祀他。

这首诗就是祭祀后迹的时候表演的。

大雅里的《公刘》是描述后迹的曾孙,他叫公刘,他率领着周民族,从台那个地方迁到了宾,宾现在陕西的西南部,在那里建立了城邑,公刘描述这个过程。这是古代里面极为可贵的史诗。

02 对于现实不满而产生的怨刺诗

抒发自己的怨恨和讽刺,这部分观点的比例很大。从历史上来看,西周到了幽厉二王的时候,政局动荡,王室衰微,社会矛盾大大加剧,在这种情况下,颂美的作品,几乎就没有了,大量出现的就是这种怨刺诗。

02.01 诗人为国事而忧愤,对当权者提出激切的劝谏。

如《大雅·瞻卬(ang)》、《大雅·荡》、《小雅·巧言》、《小雅·巷伯》。这些作品都敢于大胆地针砭时弊,带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讽喻特色,它对后代文人诗歌影响很大。

这部分作品遍布于《二雅》和《国风》。其中《二雅》对现实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朝政方面。

比如,《大雅·瞻卬》就大自然灾害讲起,然后就指出都是由于周幽王的政无道,周幽王强占别人田地,进而又指责周幽王宠幸王妃,造成国政大坏,希望他能够改正。

而《大雅·荡》是批评周厉王的,在批评他的同时还向他指出来,天命无常。如果统治者没有德行,天命就会转移,就会失去他的统治权,诗里面就借周文王的口吻,警告周厉王,商朝有一面镜子,商朝的镜子就是夏朝的末年。由于夏桀暴虐,就被商汤推翻了。

在这里实际上是说,周朝的镜子就是商朝。如果周朝的统治者不能敬天保民,那么商朝的末世,商纣王也就是他们的镜子。

《大雅》里面都是高级贵族所写的作品,所以他们都是直接批评当时的周王。

《小雅》的作者地位比较低,但是他们也是贵族,所以他们对于当时的国政,也非常关心,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命运。他们看到现实的不合理,批评周朝国政有问题,同时为自己鸣不平,说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表示了自己很大的愤慨。

《小雅·巧言》是批评当政者贤愚不分,赏罚不明,这里面最激烈的一篇作品是《小雅·巷伯》,巷伯是一个下层的臣子,他受到了谗毁,他在诗里面发誓要把陷害自己的那些谗佞小人,扔给犲狼虎豹去吃,扔到遥远的北方,北方不接受,就把他扔给苍天,让苍天去惩罚他。

这类语言是非常的激烈的,这些作品都敢于针砭时弊,特别是他们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讽喻的特点,他们对后代的文人诗歌影响很大。

02.02《国风》中的怨刺诗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国风》的作者,他们的生活地位比较低,所以这些怨刺诗,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诗人往往是从自己的生活状况写起,抨击现实的不公,揭露当时严重的贫富对立。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魏风·伐檀》,对那些劳动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发出了强烈的质问,你们事情都不做,为什么家里面有那么多的财产。

《魏风·硕鼠》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那里面就把剥削者比作大老鼠,抨击他们对劳动者的剥削太残酷了,为你劳动那么多年,你却如此的剥削我,所以诗人就发出了反抗的呼声。

这些作品很能反映下层劳动者的思想感情。他们都是从自己具体的物质生活出发,和统治者加以对比,进行揭露和批判。

《国风》讽刺和揭露统治者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揭露他们的荒淫无耻。从道德上对他们进行批判。

比如魏宣公为他自己的儿子娶妻,娶的是齐国的女儿,结果呢,把这个女子迎过来之后,发现长得很美,于是魏宣公就起了歹意,就把这些人给留下了,在黄河边上,建了一座高台叫新台,然后就把这位女子放在那里,占有己有。

《邶风·新台》就是讽刺魏宣公这件事,把他比作赖蛤蟆。

《鄘风·墙有茨》也是这方面的内容,它讽刺魏国宫廷里荒淫无度的事。

《齐风·南山》也是这种内容,是揭露齐襄公和他的同胞妹妹鲁桓公夫人的淫乱行为。

另外有些作品直接痛斥统治者,比如《鄘风·相鼠》就指责当时的统治者,行为非常肮脏龌龊,简直连鼠都不如,骂他们你们不死,还活着干什么?老鼠还有皮,你们却不讲礼仪。

这方面的作品,《秦风·黄鸟》也是非常突出的,它的批判是指向了当时的秦穆公,虽然在历史上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把秦国引向了强盛,但是他死后,用活人殉葬,秦国人对此就非常不满,《秦风·黄鸟》批判了秦穆公用人殡葬的残忍做法。

国风里面的作品,批判犀利,爱憎分明,体现了下层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特点。

03 第三类是反应战争苦难的征役诗

这些诗表现了战争的苦难,和征役的辛苦,既有国家层面的抵御外敌,还有低层人民的沉重灾难。

03.01表现战争的诗

比如很有名气的《秦风·无衣》就是一首战争诗,表现了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这在先秦一直是这样的,所以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这在历史上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一件大事情,早在西周就有很多抵御北方民族的战争。

《小雅.采薇》的作者就是参加了抵抗匈奴的战争,他从军一年,倍尝艰辛,所以他在年末回家的途中,就百感交集的回忆这一年的生活。

说是自己抛家舍业,每天生活的不安宁,都是因为匈奴,在军队里头,每天都提高警惕,准备迎敌,是由于匈奴来势汹汹,非常猖獗。

这首诗呢,从几方面,他抒发了由于从军,而倍感艰辛,思念家乡的那种忧伤之情。另一方面又流露出了保家卫国的自豪感。

《小雅.出车》,是描写周宣王的时候,诗里面不仅叙写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还极力的赞扬军威,渲染大军凯旋时候的兴奋心情,这是一首打了胜仗凯旋的诗。

也表现了当时的人民抵抗匈奴的决心和意志。

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秦风》,因为秦国地处西北,经常遭受匈奴的侵袭,所以秦国人民勇武善战,《秦风.无衣》就是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敌。

国家要出兵了,我们一起去打仗,穿同样的衣服去抗击敌人,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特色,这种诗篇至今还使人受到强列的感染。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抵御外敌,毕竟,还有劳役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03.02 表现征役之苦的作品

人类历史战争频仍,而战争和劳役这些负担需要由普通的百姓来承受。比如《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小雅·北山》、《卫风·伯兮》。

所以,《诗经》里面有很多是抱怨无休无止的“王事”。所谓的王事无非就是打仗、劳役,这些王事使主人公有家难归,使人产生抱怨,于是他们诉说在外行役的辛劳、悲苦,这种方面的作品很多。

有的是写,一个妇人,她的丈夫出征了,她自己在家里面思念征人。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丈夫在外面去服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在傍晚的时候,她看到了鸡要回窝了,太阳要落山了,牛羊都从外面回来了,鸡牛羊这些禽畜都能在傍晚回到圈里边安息。可是自己的丈夫,却在外面忍受着征役的劳苦,所以他又非常深情的说,丈夫在外面服徭役,怎么能不让我思念呢?

第二段也是这样的意思,只不过结尾,她的思念更为深沉了。她惦念着外面的丈夫,说他在外面行役,大概不会饥渴吧。

从这种深情的倾听当中,人们就会感受到,当时无穷的征役,带给千千万万家庭的不幸,当然还有些作品是直接表现征役之苦,是那些出征的民夫和将士直抒胸臆。

04  表现日常感情生活中的婚恋诗

这些内容大多表现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

这些作品有的写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如《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有的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仇怨,如《王风·采葛》、《郑风·狡童》。

静女,就是写一个小伙子在城墙上等待他的恋人,写他们幽会的过程。

而蔓草,是写一对男女在路上不期而遇,非常快乐。

也有的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如《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髧彼两髦,古代的青年男子把头发垂下来的样子。女主人公说,这个垂发少年,就是我的心上人,我到死也不改变,然后她就抱怨说,母亲啊父亲啊,怎么就那么不体谅人呢?

大概是她的父母对她对这个小伙子的恋爱,是强加干预的。所以,这个少女在这里抱怨她的父母,并且发誓她至死也不改变她的爱。

另一种就是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婚恋诗中,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家庭生活的,有的是表现家庭生活的和谐。

有的写一对青年夫妇在床上的对话,但是更多的还是写家庭问题的,特别是写妇女被丈夫所抛弃,这样的诗我们称为弃妇诗。

《卫风·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最突出的作品就是《卫风.氓》,氓是指男主人公,是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进行倾诉,这个女主人公是一个热烈而纯真的女子,她在婚前深深的爱着一个男子,非常主动,对男子关心倍至,后来就不顾家庭的反对,和那个男子结婚了,在婚后她又日夜操劳,希望用自己无私的付出,换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但是丈夫在家境好转之后,却另有心欢,狠心的抛弃了这个女子,于是她痛定思痛,就发出了悲愤的控诉。

这首诗,就是她走在回娘家的路上,回忆往事,愤怒的斥责那个男子,说他三心二意,另寻新欢,最后对那个男子表示了决绝的态度。

这是回忆往事,是说他们结婚的时候,双方发誓,要一起白头到老,可是现在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使她产生怨恨,当初是信誓旦旦,可是现在却背叛了当初的誓言,那这些往事就不要再去想它了,我再也不对他产生任何的留恋了。

主人公的悲惨的遭遇,她那种善良而且刚强的个性,都在这种如泣如诉的诗句当中表现出来了。

这些弃妇诗,是《诗经》里面非常动人的作品,表现了当时那些妇女在社会上受压迫受凌辱的命运,发出了她们的心声。

05 第五类作品是农事诗。

《雅》、《颂》中的这类作品往往和祭祀有关。《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小雅》中的《楚茨》、《大田》、《甫田》,是周代春夏祈谷、秋冬报成的乐歌,它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是了解周代社会的极其珍贵的史料。

周民族是一个农业的民族,周朝以农业立国,《诗经》里面就有不少表现农事和农业生产相关情况的诗。

那些诗里面按季节的方式,描写了当时的劳作与风俗。当时的农业耕作,养蚕,狩猎,祭祀等活动,都非常详细的在诗里面作了叙述,人们不仅可以从当中了解当时的农业生产的状况,而且还能看到当时农夫们的悲惨生活,这些农夫从春天到秋天,都辛勤的在田间劳作,到了冬天还要给统治者去修房,凿冰,服各种劳役,而他们的劳动成果,一些最好的东西,都被统治者所占有了。

比如打猎,那些好的猎物,大个的野兽,就交给了上层的贵族,那些小的野兽,他们自己留下来用,农夫们呢,住的也是破房子,到处都是老鼠洞,吃的有时候在夏天就需要用瓜菜来充饥,穿的也是破衣烂衫,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他们就悲愤的唱道:

没有衣服穿,怎么度过这严冬?

《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所以,七月,它写的是周代社会,财富生动的风俗画,也是当时劳动者的歌唱和呐喊。

《诗经》中还有一些表现其它劳动生活的作品。《周南·芣苢(fuyu)》是周代妇女采集芣苢时唱的歌,《召南·驺虞(zhouyu)》、和《郑风·太叔于田》等是描写狩猎的作品,《小雅·无羊》再现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

这些作品都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06 再一类就是用于婚礼祭祀等活动的礼俗诗

《周南·桃夭》是婚礼上的贺诗;《周南·葛覃》是女子归宁父母的诗;《周南·螽zhōng斯》是祝人多子的诗;《郑风·丰》和《齐风·著》是迎娶新娘的诗;《召南·采苹》写女子出嫁前的祭祀活动;《陈风·宛丘》写陈国的巫风歌舞。

很多诗表现礼仪情况,几乎遍及当时的各个地方。

《郑风·溱洧(zhenwei)》写郑国三月上巳日在水滨“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春游社交场面: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每年三月这天,郑国人要在小滨举行招魂仪式,在水里面要洗浴,进行广泛的社交,这首诗表现了这种春游社交的场面。

诗里一开始说,溱和洧那两个地方,流水涣涣,男子和女子都手里拿着鲜花到水边去,女孩子就主动的约小伙子,说,你到水边看过了吗?

小伙子说,已经去过了。

女的说,再去一次吧,那快乐极了,她还邀请小伙子再去一次,他们之间邀请进行着戏谑,还把芍药鲜花进行赠送,诗里面有这些逼真的场面。

有生动的对话,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非常生动的风俗诗。

《小雅》中的礼俗诗往往表现周代上层社会的面貌和各级贵族的思想情趣。其中有的用于天子享诸侯之礼,如《蓼萧》、《湛露》、《彤弓》。更多的还是用于一般贵族聚会的乡饮酒礼。如《鹿鸣》、《伐木》、《鱼丽》、《宾之初筵》等。

比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也有批评光知道喝酒,一喝就醉了,忘了礼义,通过饮酒之礼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诗经》以它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周代生活的具体画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919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6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316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9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18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4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64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76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2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6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6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7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6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19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65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采诗与删诗 继此又当辨者,则所谓采诗之官之说是也。夫苟有采诗之官,其所采、宜以属于列国之风者为多。顾何以于西周...
    溪山心隐阅读 3,755评论 1 5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4,885评论 0 18
  • 纲要 古往今来,有关《诗经》的探讨已由古代旧学体系进入到现代新学体系中,各阶段经学家、史学家或语言文学家等...
    陳年风流阅读 1,792评论 0 4
  • 知道郝明义这个名字,是看《 如何阅读一本书》时他作的译序,其中有一段话让我颇有同感: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GS江南雨阅读 395评论 0 3
  • 我们需要了解的几个企业的著名目标管理工具:谷歌的OKR,微软的CBI,Oracle的MOKR。 要用好任何一把刀,...
    王炳炜阅读 4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