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直播间听院长的分享,讲到了关于讨好型人格的内容:
我们家长都期待孩子具备强大的角色切换能力,那么就要警惕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家长该注意些什么?
一、家长控制欲不要太强
控制欲强的父母,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强加给孩子,硬生生的改变了孩子的思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越是文化水平低的人相对更固执、狭隘、认知受限,相对来说控制制更强一些,需要时刻警醒,慢慢放松您控制的意愿。文化水平高的人更豁达,这里的文化水平高不一定是历高,更侧重指人生智慧。多知者胸广,艺高者胆大。我们家长格局越高,对孩子的控制一般会越少。(您对照一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家长)
我们总是说自己对孩子很“用心”,奇怪的是很多家长连心理学都不懂,怎么能懂孩子,不懂怎么能保证您给的就是孩想要的呢?也许不经意间,您就变成了控制型家长。
您控制越强,孩子的自主意识越弱,越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二、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别人
1、战略性拒绝
2、明确原因,直接拒绝对方
原则:不得罪对方,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答应别人的时候犹犹豫豫,拒绝别人干脆利索!
三、边界意识
对孩子没有界限感的父母,事事包办,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父母和孩子保持界限感,会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不随便逾越社交关系的界限,在社会上能把握好尺度,才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在家里界限越不清晰,越容易混乱。
尤是是家庭成员多的家庭,界限不清时,家长最容易越界,同时有乱当家的情况。
家长就要走家长的路,不要去孩子的那条路上走。
比如给孩子打扫房间这件事:
原则上孩子的房间由孩子自己打扫。如果你要想打扫,就心甘情愿给他收拾,千万别一边唠叨、抱怨,一边干活。
如果你要不想打扫,就适当引导,别去强迫,只要不是特别乱,都正常。
比如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或零食,当孩子不愿意的时候,好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不愿意而觉得脸上无光,一边斥责孩子,一边抢走孩子玩具、零食。
而这种行为,就是在破坏孩子的物品所有权,破坏孩子的界限感。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如果不能守护自己心爱的玩具和零食,那么,ta将来怎么可能守住自己的底线?怎么会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尊重孩子的界限很简单,就从不强迫孩子分享开始。尊重他对玩具、零食,哪怕一粒石子的珍视,那是孩子想要守护的,是他人生最初的底线。
做好了以上三点,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远离讨好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