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这一话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绝大多数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可能都不太相同。我所理解的幸福就是能够家庭和谐,家人健康,生活质量过得去。你可以带着你的答案来看看这本《人生的智慧》是如何解读的。
幸福源于何处?先从决定人命运的根本差异说起,叔本华将这种差异分为三类:包括有人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
具体来讲,1、人的自身:也就是最广泛的人的个性所具有的东西。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以及潜能。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也就是人的财产和其他占有物。3.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可以理解为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也就是他人对这个人的看法。这种他人的看法包括名誉、地位和名望。
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对于人的幸福可谓意义重大,甚至超越了后两类的影响。这是因为人内心的苦乐首先源自人的思想、感情、意愿等意识,而人身外之物只能够间接地影响人的幸福。
你的意识决定你理解外在事物或者境遇的方式,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构建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中。比如说,很多人羡慕别人总能在生活中遇到有趣的事,我相信你周围也有这类人。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都如此富有趣味和意蕴,总能感染带动你的情绪,你会愿意与这些人待在一起,这与他们的思想禀赋分不开,也就是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谈到后两者的影响呢?追求财富以及他人认可并非不可,财富的积累确实能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这是否就以为着能够过得更幸福?比如说,一个出生家境贫寒、一个出生家境富足,你能够肯定后者会比前者过的更幸福?我觉得这点持怀疑态度。关键还是要看你的精神能力高低。纵使你家大业大,社会地位高居,如果你的精神能力较低,那也只能领略到感官的刺激、虚荣的消费、低级的消费这种低级的快乐。正如歌德曾说:众生,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要承认:人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幸运,唯有自身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