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揭晓日,
我们手机却被鹿晗恋情刷了屏
(中国的崛起靠的是科学家而不是明星)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是全球学术界最大的盛事之一,国庆节后(十月二日起),2017年度诺贝尔奖得主陆续揭晓。全世界都在翘首瞩目遥望斯德哥尔摩,我们的新闻头条却被鹿晗恋情刷了屏。
好像今年的诺奖又没我们什么事。也许是厌倦了为他人鼓掌的看客身份,也许我们本就不感兴趣因而缺乏围观的热情。我周围,谈论这个话题的人不多。知识份子尚且如此,平头百姓的反应更可想而知了。如果你因此判定大家冷漠就大错特错了。大部分中国人的热情都给了鹿晗,关晓彤和迪丽热巴。
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截止目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公民有两位:2012年,作家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5年,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诺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再看看邻国日本:抛开已经是英国国籍的石黑一雄(今年获文学奖)不算,自进入新世纪至2017年,日本已有17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距离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大半。巴掌大的小国,约1年1个的“井喷式”诺奖势头,难道没有刺痛我们的神经吗?
当我们在追星的时候,日本人在抢诺贝尔奖。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而今却是“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2015年,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时,黄晓明与Angelababy的2亿婚礼圈粉无数,霸气占领了新闻头条。科学家受到冷落,在娱乐圈赚得盆满钵满的戏子受到热捧。两个纵横交叉的风云人物冲刷着我们的眼球,也拷问着我们的未来和明天。
2015年,地理学家李小文和歌手姚贝娜两个人同时辞世。群众的反应和葬礼十分悬殊:李小文是在辞世后几天,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报道,接着有些媒体仅仅是进行了转载,就再没有下文了。送葬的队伍虽然一千多人,但大多是他的学生。与此不同的是,姚贝娜在即将离世的时候,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连篇累牍地挖掘活着时候的各种八卦消息,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一阵阵喧嚣之中。而就在姚贝娜的尸体还在太平间的时候,又传出有一家报纸的记者,伪装成医务人员进入太平间,对尸体拍照。拍照的目的无非就是进一步炒作,来引起更多人关注,增加点击率,带来经济利益。
王宝强离婚事件与中国墨子星成功发射。
2016年8月份,打开手机一刷新闻,分分钟都被各种关于王宝强离婚的事儿霸了屏,有研究这起离婚官司可能性结局的,有热心帮王宝强抓马蓉和宋喆的,还有一拨推论王宝强到底有没有出轨的...总之,群众都是满满的热心肠,为王宝强两口子的事儿操碎了心!
同一时期,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可能会引起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巨大变革。然而,本该被全民关注沸腾的热点淹没在明星的官司家事中,却少人问津。
李晨求婚范冰冰那天,中国科学家 “天眼之父”南仁东老先生 去世了。24载春秋,8000多个日夜,为了追逐梦想,南仁东心无旁骛,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试问身边人:有几个人了解南仁东先生?又有几个不知道李晨范冰冰?
病态的社会。娱乐圈野蛮生长成一朵奇葩,绽放异彩。媒体成天都是明星八卦,追星成了孩子们的全部,科学梦想黯然退场。
“新闻媒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不假。世界经合组织公布的最新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学生比例”中国只有16.8%,不及成员国24.5%的均值,更不及发达国家的38%。记者随机以“长大后想做什么”调查身边的8个孩子。除了1个一年级孩子表示愿意当工程师外,其他的则希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等。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忧心忡忡:“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严重问题。”
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只相信科技改变生活,没听说哪个明星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不改变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会严重偏离人间正道,他们将变得很现实很物质很没底线和节操,甚至会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怪不得有人为了当网红脸都不要了!
什么时候,孩子们的明星梦变成科学梦,我们的中国梦就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