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家中2岁的女宝最近有一个特别不好的坏习惯,就是蹲马桶要很久的时间,在一天外出聚餐回去后,奶奶红着脸生气的诉说着和小孙女之间的争夺战,我意识到问题伤害。晚上洗澡前,继续马桶小便,我问:宝宝,好了么?可以起来了。宝宝回答:还没好。我继而用双手蒙上自己的眼睛,大声的对她说:有一个穿着条纹睡衣的在上厕所的小姑娘,不知道是谁呢?不知道能不能在我说完1、2、3后站起来。话音刚落,她已经站起来了。
这就是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我们之所以冲孩子吼叫,是因为无计可施,或已然成为一种家庭教育的习惯。而游戏,是可以构建我们亲子关系联结的极为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去尝试成人的角色和技巧继而开展学习,也可以通过游戏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甚至还可以去修复情感的创伤。为人父母,我们要意识或摒弃到唠叨说教,无效且无意,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全身心的参与孩子,与孩子建立联结,帮他们重获自信、快乐。
具体而言,认识到用游戏的态度去处理亲子关系,已跨出一大步,剩下的关键点就在于实践。亲子关系中,各种情况层出不穷,以下为可运用的较为常见的几种模式:
1、 跟随孩子:
用积极的“好,行”去代替可怕的“这不行,那不行”。当我们传达的基本态度是接纳和赞成时,就积极投入到角色当中去:放开你的手脚,让你的声调具有变化,也让紧绷的脸活泼起来,让身体充满热情。玩孩子想玩的游戏,用他们希望的方式去玩,就是我们真正聆听孩子的方式。为什么不要总回答“不行”。想象一下当我们刚经历了一件害怕、困惑、或兴奋的事,而你不能提它,甚至不能去想,这就是孩子不能玩自己游戏时的感觉。游戏就是他们思考和谈话的方式。
2、引导孩子:
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些单纯的跟随孩子或许没有用,这时就需要大人去助推,特别是当发现孩子的情绪被动、无法放开手脚、稍有冒险就不敢尝试等等,这时需要大人的“点到为止”。
曾经我在医院看到过打针的孩子哭的天昏地暗的感觉,在家准备了一套过家家的打针玩具,偶尔和宝宝会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在她帮我打针时,我会表现出夸张的痛,让她轻一些。轮到她扮演宝宝时,我会轻轻的说:宝宝,医生阿姨给你打针了,稍微有些痛,你想哭就哭好了,没事的,如果能忍住也可以。她总能很坚强的说:不痛不痛。等真正去医院打疫苗时,天昏地暗的感觉从没发生过。
引导孩子,也同样让父母把生活中的任何一些事都变的有趣起来,包括整理玩具、排队等一些无聊的苦差,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进入我们想要去引导的主题。
2、 关注情绪:
孩子的情绪是父母很害怕的东西,就好比小孩的哭声,有些人会把那种听者的痛苦比喻成:好像皮肤被撕裂一样。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情绪的一种,我们不能也无需用贿赂、威胁、嘲笑、请求、斥责等手段去让这种情绪消失,我们要学会接纳情绪,让情绪释放出来,给情绪一些时间,或许结果会完全不同,我们需要提醒孩子:哭没关系,害怕、生气都没关系。就拿宝宝偶尔跌倒来看,有时确实很痛,我试着去让她重复当时的情景,当她能表达一些情景时,对于跌倒的害怕、痛、无助等情绪都再做排出,也就进而让情绪真正的得到了疗愈,现在偶尔还会跌倒,她爬起来,反而会对我说:没事,没事。
以上三种模式当然只是游戏运用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那句“试试看”,对父母来说也如此。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经常围绕着低能量的情绪状态,这时我们也需要寻找外在的帮助,帮我们去蓄满空杯,再度前行,这个过程中,记着同样也是输出力学院的一句话:你不必完美。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需要父母自己蓄满自己的杯子,与孩子一起成长,用心去感悟体验生命的乐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