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把这本书看完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本书,觉得信息量很大、很丰富。朱永新先生用他的理想主义来牵引和照耀很多的人。这两天又看到他在两会上的那种工作状态,感到难以望其项背,但可以一直追随。这本书里面的很多东西值得反复的回味,有时候可以像枕边书一样,在没有能量的时候,或者有些迷惘的时候看一看,从中找到一些力量和共鸣,提醒自己抬头仰望,然后就可以继续往前走。
这本书的最后部分,主要是他对于新教育同仁的年度祝福与寄语,也是颇有感触。我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在书上写下一些有感触的话。
比如,他说他只是在一个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我就想到我也是小小的召唤一声,于是就有许多的同伴应声而出,同伴同行,实在是开心。他写到一位新教育的教师在教室里单枪匹马地开展新教育实验,像是一个个体户。但我却很是幸运,有一群伙伴一起走。
比如,他提到:“大梦谁先觉”。在我们的学校,我们也是一群幸运的先觉者,“想着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出发/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活出真实而美好的自己。
比如,他说:“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是由渺小变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粮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从柴米油盐放大到家国天下”。对于这样的近乎于伟人的人物,好像我们没有办法像他这样去投身投入,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孩子,我们只是普通人、普通的老师。虽然这样,也会想到说:我们就在普通人的层面,带着这样一点点的教育理想,去播种一片花园,依然可以过着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朱先生胸怀天下,我们就在校园的小方寸里面有一点作为,就好。
最后,我也想寄语伙伴们,在我们第一期的主题里继续观想,找到自己生命的动力之源。其中一个重要的时刻就是——当我们触碰到心底最柔软之处时,便是我们疗愈和成长领悟之时。也恭喜大家越来越能够深入的书写和反思,透过生命故事和自己有越来越真实的联结。这种持续的体验,以及不断内观觉察,将带领我们迈向修通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