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处理得当,则是远亲不如近邻;处理不得当,则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就来火。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那种老房子,邻里之间走动很多,门口一直有很多邻居过来串门,吃饭的时候,家门口非常热闹。
拆迁之后,住房条件是改善了,但以前那种邻里之间的亲密也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各种厌恶之情。
比如说:
1.四楼有个老女人,天天吊着根烟,电梯里依然在抽,每次尤其是带着宝宝进电梯,看着她叼着烟出来,真的有拔枪的冲动。。。
2.五楼对门是临时借住的一对老夫妻,带着将近200斤的胖女儿,外加一条叫小白的狗,整天在电梯和楼道里尿尿,那味道真是酸爽,我都傻傻地分不清到底是狗尿的,还是。。。
3.十四楼是动迁拿的房子,拿了顶楼门对门两间。有时候电梯会抽风,自动跑到14楼,门一开,乖乖,楼道都装修过了,楼道里吊顶都吊起来了,铁门装起来了,俨然多了一个小厅。。。
4.还是十四楼,非法占用公共面积就算了,他还借了一楼开了间棋牌室,门就在电梯旁边,整天搞得乌烟瘴气的,不时有长相奇特的人进进出出。。。
5.七楼有对小夫妻,男方父母也住在这个小区,跟我妈是同一幢楼的。公公婆婆(主要是公公)整天往这里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实在很不能理解,同时也给我无限的遐想空间。。。
但是!不能因为别人素质差,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比如说,跑步机买回来,一直没敢跑(在快走),就是因为减震措施还没到位,怕影响楼下邻居。这两天总算搞定了,20cmx20cm面积,2厘米厚的实木板,粘上同样面积,4厘米厚的减震专用海绵,支撑起跑步机的六个脚,效果非常明显,给大家分享两张图片看一下:
平时我各方面都比较注意,不会大声喧哗,玩游戏音量也不会开大,鞋子不会乱扔,滴水的湿衣服绝对不会晒出去,不当面表达我对上述同志的不满,不经常遐想那个啥啥啥,等等。。。
在逆境中坚持维持甚至提高自己的素养,能为别人(尤其是陌生人)多考虑一些,也不为什么特殊的目的,只求自己内心的安稳,其实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