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豆芽,芽头滚远滚圆的,到处躲,还是芽根切断的多。第二次一刀一刀过细,芽才好不容易破了。不由想起一句俗语:绳从细处断,汗从病人出。的确是啊。你不虐待自己一把,认真负责热情地对待生活,永远感觉生活垂青你是应该的,而且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去的。
过去年代出生的人,可能受了好多苦,从来不把孩子们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已经是一部传奇,儿女那点破事不算什么。尤其儿子,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老李头就是这样一个人,风风雨雨几十年,孩子们都念了大学,上班,各自成家。他感觉肩上担子没有了。至于养孙子,那是儿子的事。于是在老伴一病走了之后,他也不知道是别人撺掇,还是怎么,找了一个称保姆的年轻女人,过起了日子。看着老人开心,儿女也没有什么说。有了七八年,孙子也大了,有一天,李老头忽然听说为了给年轻女人儿子挣钱娶媳妇,要账叫上小儿子一起车祸也走了。然后女人不走,要钱,要房子,后来经了官才解决了。
同事 辛提起婆婆也是一脸无奈,公公早她去世,然后她就不消停,动辄来和儿子要钱,买什么保健床什么。不满意还骂娘。
尹阿姨也是孩子们都大了,儿子成家的时候爱人刚刚去世,虽说供书就花了女孩们好多钱,可是既然父亲不在了,弟弟也不能单身一辈子,又咽咽苦水,帮忙了。可是事情都完了孙子也上学了。她也开始落寞的,像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飞到凤凰架上还是蜘蛛网里不得而知,没有了音讯。
去年夏天我碰见以前上班地方的一个老张,也是低头挑豆角时候,一抬头好面熟,他便开始热情地盘话起来,儿子大学毕业在男方一个月三万,买了二百多万的房子,生的两个孙女,闺女们过得也不错。我插了一句,哪你还买菜?这样挺好啊,悠闲在家习惯了,养的鸡,种的菜,地。一股暖风习习吹来。
当然,改变一个人思想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可是许多老人往往认为子女出息是自己大功劳。躺着功劳簿上,是完全可以颐指气使,然后自己享受自己需要的生活。所以有了抱怨,有了怠惰,有了许多想法。别人光鲜背后的辛苦,执着,和付出的努力往往不去看。只是抱怨,只是委屈,只是牢骚。其实,一如既往地拥抱生活,感恩生命的晚年,和不起眼的孩子们抱成团,虽说没有你们当初的能耐,至少在或许想说什么都时候,想说这句话,孩子们有我在,我需要你们,你们也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