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站在舞台中央,偌大的虚拟空间衬得渺小的我更为渺小,我手足无措。
就像,每次升旗仪式总是隆重的,我也需要一个“仪式感”,让自己的公众号开篇像一杆旗子,飘在我们的家——“臻言梅文”的上空。
先说下名字由来:臻取自儿子的小名,梅和文分别是我和他爸爸的姓和名,合起来,亦可理解为,从臻臻的言谈举止中,取一思想精华,连缀成文,教育,生活,文学,或者心理探讨,是为“臻言梅文”。也许还能想到“箴言美文”“真言每天一文”的谐音,总之,坚持我的真心写作,乃建公众号的初衷。
一个词突兀地跳出来:怯场。没错,怯场。这般体验我曾有过两三次,当年师范面试,早晨,雨的气息不甚明朗,雾霭像一团久久不散的谜,我站在那些陌生的主试官面前,唱一首《长江之歌》。那是难度系数极高的一首,先前抽的签。我想着未曾抽到的《送别》永远地离我而去,徒叹奈何。假如以欣赏者的身份,整首歌气势磅礴旋律激昂,荡涤心胸,实在尽兴,可那个时候,我是演绎者,倾情唱出每一个句子,高音峰回路转,突然我似从无限的高空折翅降落,摔至山谷,停顿,停顿,停顿,如此两三次,放缓了整首歌的节奏,拉长了整部曲调的“路径”。真正意义上的“送别”最后还是来了——最后综合面试得分少了一分。
还有一次是多年前的街道工作人员面试。据说,我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将“硕士生”们捱到了后头,却在一排正襟危坐,面色“虎视眈眈”的面试官前语无伦次,头脑一片空白,窗外绿树不见了,天空中飞过的燕子不见了,耳边只有嗡嗡声,混沌一片的不仅是向我抛过来的声音,还有头脑中瞬间失踪了的所有思想。
……
五味杂陈的滋味,随着回忆,仿若从池底泛将上来,细密的,紧凑的,接二连三地,渐渐在上升途中,大到破裂、消失在空气中。
比如此次申请公众号,这样的“公众舞台”忽然就摆在眼前,我清汤挂面,本色出演,我躲无可躲。可事实是,这一切都是自己追来的。
以前,好几个朋友跟我说,是不是申请一下公众号?那些时候,我都不置可否,直到从散步习惯养成的四十五天,直到,听书习惯养成的第十八天,直到,我开始重温《红楼梦》,开始随着蒋勋的声音起伏,让自己坠入“梦”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作着准备。那天表妹说,你该拥有个公众号了。这全新的一页,忽然就像冒着清香味的草,从锄草工人机器底下源源不断翻起,那天,我正望着秋天里热度依旧不减的阳光,靠近那棵树,图书馆东北角的那棵树。
但凡有了这一念头,申请的过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尽管费了点周折。
隆重感,其实是沉淀在心底的。外层是 “怯场”罢了。
比如过年,仪式感是对待隆重节日的外部包装。人们说着客套的话,虔诚地备上丰盛的菜肴,祭拜祖先,孩子们穿上新的干净的衣裳,节日的礼炮响起,烟火气在升腾,弥漫在人们的脸上。
比如婚礼,婚礼的意义就在于没有“意义”。大伙儿见证着一对新人完成从红地毯这头,步向那头,觥筹交错,光影迷离。这一团热烈的“火”终将在平凡日子里依次滑落、凝结,而后化为“土”。如若无婚礼的隆重,又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闪现迷人的光泽?繁复,简约;隆重,淡然。
比如我对待自己所建的公众号。每一言,每一语,抒自于我心,发自于我肺,唯有以真心为底色,才是真正的细水长流、荡气回肠。
想及此,不由拆起字:隆:一、生、文、耳;重:千、里,决胜于“千里”。我愿意将隆重二字落地生根:“一生,如若执一笔,以文代步,以耳悉听天下事,便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
无烟花爆竹,唯有字几行;
无鼓乐声声,唯有心几许。
隆重是暂时的,平淡是久长的。或者说,前文所言,亦不为隆重,只我一个人的思想散墨聊作铺呈,挂以“隆重”之帘,而后,登堂入室,看见真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