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6年在简书上写第一篇文章后,已经过去两年了,又一个鲜明的例子证明自己的拖延症,不坚定。这两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感悟,但是没有记下来,没有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现在又不太能描述出来。随着时间逝去的竟然还有自己的情绪和经历。
最近期读的一本书是Scalers的《刻意学习》,里面的问题都戳到我,但最重要的是激励我开始记录。以下记录我从书中学到的。
你有自己想明白一些事情,然后有自己的体系吗?你有没有持续稳定地做一件事情,是否有做出成效的能力和经验呢?如果没有,你需要行动,一个“主动发起、投入资源、外界交互、内部梳理、产出结果”的过程。并且是持续的行动。
在行动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有:
1. 一个复杂系统的改变,强即时反馈几乎是无效的。
因为没有即时反馈,这个改变的过程是寂寞的,如果守不住,就会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中。要通过逻辑分析想清楚自己想法的来龙去脉,对于所做的事情,有清晰的认知,包括风险、核心、要点、挑战……那你会走得非常坚定。那有效的是什么? 四个字——持续行动。
2. 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未必知道最优解,同时时间是不可逆的,选择不可回溯。
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个较优的解法。首先要有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敢于取舍,拿出你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注意力、精神、金钱)去和你对象充分相处并且持续运营。这样你总是会想到一些办法,从某个角度,找到一条路径去实现。其次,注重思路。思路是朴素的逻辑,当你要解决一个问题,要抵御琐碎的诱惑,专注核心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展开逻辑分析。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也被作者总结为我们要构建的是一个行为系统和一个学习系统。
持续行动具体指如何每天做输出、如何每天想办法输出,是不停地把我们的想法、思绪、储备,整理出来。
“行动力”是指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稳定地把事情完成的能力。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慌乱,能克服困难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前进。
构成行动系统的四个因素:
(1)资源投入和优先级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要持续做一件事情,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把这件事情排到足够高的优先级,不断提升这件事情的权重,直到我们能够确保这件事情的完成。 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取舍,放弃和主线无关的事情,突出重点做减法,把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上。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八分的投入,那么我们就按十分的准备去做。以超出规格的模式,投入足够多的资源,胜算要比以小博大高很多,同时也更容易进入正循环。
(2)情绪意愿和触发点
如果我们能注意到痛苦和快乐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并且加以干预调控,对要做的事情,赋予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痛苦,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3)进程跟进和追踪记录
一旦一次行动记录下来,就像在时空中做了一个标记,于是形成一个标的物,你可以用来整理、分析、审视、复盘,这会比仅仅停留在脑海里要好很多。
(4)打足预留量,兼容突发
应对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在平常行动的时候多往前做,给自己预留一些工作量。平时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了。不拖延,树挪死,人挪活,持续行动的核心在于持续稳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自己的时间要保证,而且要加倍投入,用多换少,这样会走得扎实,走得稳当。
行动系统是解决我们怎样持续行动的问题,而学习系统是解决我们怎么进步的问题。我们怎么让自己的后一次更新,比前一次更好,让自己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做得更好,如果能实现这样的提升和突破,加上行动系统的作用,我们就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学习系统也有四个方面:
(1)更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2)在不同模块间更多的关联类比
(3)在抽象的思考上有更多的进展
(4)在知识体系网络有强化或发展新的路径
关于学习系统还有一点,这个体系的构建是和领域有关系的,因为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不同。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基础知识之上的逻辑、抽象以及网络,往往又有相通和可迁移之处。于是,为不同行业的从业者跨界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清除了基本概念的障碍之后,不同行业的人可以在抽象逻辑层面开展交流,而这种交流的最大价值在于,不同行业的不同解决思路通过相互借鉴可以形成互补效应,从而共同提升。
作者是游走在口译界的IT从业者,所以书中举的例子大多都是英语学习和IT技能学习上,也在这些领域内建立了社群进行持续的学习和持续的行动,很多人都输出了非常好的结果。以上的总结是抽象的,会指导我如何进行目标实例化。比如我最近报考了一个PMP考试,持续的理论给我这个目标加上了行动和学习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