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说:我们为啥要有一个孩子?衍生出无尽的事务和无尽的操心。后来想明白了:现世报,天恩。
从迎接孩子来到世上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照顾孩子的逐渐娴熟,我以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成为一个驾轻就熟的妈妈,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我发现妈妈这个身份每天都是崭新的,因为我永远不知道明天孩子的心理发展到什么程度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我作为每一个年龄孩子的妈妈都是第一次,根本没有历史可以借鉴。
给我造成娴熟妈妈假象的原因是儿童期之前孩子所有的活动和心理造成的结果都在我接受范围之内,也就是孩子无论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有把握善后,兜底。但是随着他心理和活动的加深,我已经没有了那种笃定的把控感,逐渐生出的是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和无助感,感觉自己面对着一个复杂困难的谜团,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破解它。
在这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所有的专家对教育都有了自己表达的出口,但是无论出现了多少教育专家始终改变不了的一个事实就是每个孩子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其实不用强调,每个孩子都只能成为他自己,无论父母学习了再多的教育理论,如果忽略了孩子思想平等的基础,所有的理论都已失去了脚踏实地的土壤。
父母亲人总结了好多好多的人生智慧要告诉孩子,希望他能少走点弯路,少受点伤害,可是那么多的智慧于第一次经历人生的孩子来说是太遥远和抽象的存在,总要自己伤过痛过才是在书写自己人生的历史,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只有在经历之后,领悟了多少,就有多少成长。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完全负责,也没有人可以完全推卸掉属于自己的责任,将责任推给他人,每个生命只能为自己负责。
多少自以为教育专家的文章在指责现在家庭教育的缺陷: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甚至自以为是的分析了母亲焦虑的原因是因为自我成长的停滞,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加到了孩子身上,但是有多少文章作者是母亲或父亲的身份呢?怎么能有母亲的同理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可以有说“不”的自由。怎么能有父亲的同理心:希望孩子为自己喜欢的理想而奔跑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此生无论在父母的道路上摸索了多久都是第一次,就如六六的感悟吧:人生所有的轮回就是补课,你只有把上下游的酸甜苦辣遍尝一遭,你才算把这一级浮屠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完。只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也应提前告知:第一次做爸妈,请您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