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整体观 第八章:上善若水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对万物提供利益却不与其争。它总是处于众人讨厌的地方,所以差不多就等于道。把住所环境搞好,把心地放宽,仁以待人,言语要真诚,管理要做好,办事要尽能力,行动时机要正确。就因为不争,所以没有不高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善,就如水一般。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长短。水总是往下流,停留于低下的地方,这是众人不喜欢的,所以说是差不多和道一样。
现在的科学家都知道哪个地方没有水,就代表那地方没有生命。去到一个星球,要知道那个地方有没有生命,就看看那边有没有水,没有水的话,肯定连细菌都没有。现在卖房子的高一层贵几千块。人都爱往高处去。马来西亚即使近年经济很不好,却还盖了世界第二高的摩天楼。但水则往下流,到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几个词的“善”字是动词。“居善地”,就是要能够把你居住的地方变成一个好地方。“心善渊”,心要像深渊一样,什么都能够包容。“与善仁”,跟人交往,要善良仁慈。“言善信”,说话得有信用。“政善治”,政事要治理得好。“事善能”,办事要尽能力办好。“动善时”,生活要符合规律,就如跟着自然起变化的涨潮退潮。这一段话,不难理解。
“居善地“被老子放在前端,就当这是纲领吧。其实如果能够做到后面的几项,那就”居善地“了。我们在第一章提到的意识感知实验,已经去太平间、幼儿园兜个圈的,应该会体会到两者的差别。
2002年,一个外国的医学生来我们这里学习。为了让他对于气场、信息有更好的体会,我载他去了槟城中央医院后面的一条小巷。那时候是中午十二点多。
到了后,我叫他下车闭眼体会一下那个环境。二三十秒后,他上车问我:“这是什么鬼地方,怎么感觉这么强烈的不舒服?”我告诉他那墙的后面就是太平间。一般意外死亡的,尸体都得载到这边,解剖确定死因。来领尸体的家属一般都接受不了这突发的不幸,悲愤情绪很强烈。所以这太平间解剖室,里面外面都满布着不良的信息。当年在医院上班的时候就发现,在太平间办事的同事,上午八点上班的时候,眼白是跟平常一样的。下午四点半下班时眼白就红了。这些老同事们都见怪不怪,其实就是中央医院太平间的信息太恶劣了。
离开医院小巷后,我把那同学载去我孩子小时候去的幼儿园。当时幼儿园已经下课了,我要他进去兜一个圈,闭眼体会一下。过后他说这个地方特别舒服呢。我问他知道这个是什么地方吗?他说有这么多千秋,肯定是小孩子玩的地方吧。我说这是个幼儿园,他说怪不得这么舒服。这样一对比他就明白了什么叫气场,什么是信息。“居善地“,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你心里面平和,你的气场就平和,你的周围就平和。
夫唯不争,故无尤。
要跟水学那居于低洼,做而不拒的精神。能不争高下,那就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不高兴了。那什么时候我们是最平静、不争的?一般练气功、瑜伽、静坐的都会说,就是刚练完功的时候。把那舒服的平静延伸到整天去,就无忧了。当然这个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