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一如往年,节前连续多天阴雨,清明当天艳阳高照,我一直认为这是老天的通情达理,用阳春四月的好天气驱赶走人们的悲伤,让我们带着阳光,轻松的心情来探望长眠于地下的故人。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也只有春节和清明会让离家千里的人再忙也要回家,这点从街道上多家紧闭的店面也能发现。春节是一年中能和家人相聚团圆的日子,而清明是和祖先心灵对话的时节,在这一天我们用徒步上山、清理坟头杂草、焚香献花洒纸钱的方式寄托哀思,我们用这样的节日来维系着我们和过去,未来的联系,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们薪火相传最重要的部分。
长眠地下的有生命中未及谋面的长辈,有年幼记忆中模糊的亲人,也有近年来突然离去的亲人朋友。每年我都会在心底逐个默念他们的名字,太公(学前)、阿太(高中)、外公(初一)、外婆(大二暑假)、伯公、婶婆、二伯(幼儿园)、二伯母、大伯母(大三)、(溪南)姑姑、圆叔、年幼离去的阿姐、小我两岁的联沛叔(2013年)、街坊阿忠(卖车票)、宗亲长辈建阿(2016)…………这些熟悉的人儿,尽管今生无法在相见,但我们之前生活的片段总会在我心底倒带,有时梦中见到外婆会被自己哭醒;每次去峰山岩总能快速搜索到木牌上的名字,好想喊一声素未谋面的"阿姐";每次爬到仙迹岩的半坡,总会想起最后一次见到你也是在那一年的清明节你要下山我要上山,那时的你总是一脸微笑、阳光和煦,尽管小学的你就早早经受家庭的苦难,好想在和你共桌喝啤酒、吃烧烤,调皮的叫你一声"联沛叔"……
昨天在班车上查阅知乎,刚好看到"死亡终结的是一个人的生命,不是两个人的关系",仿佛一颗石头投入我心底,激起久久不散的涟漪,尽管故人离去,但我们彼此间的关系却不曾消失,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我们想起,怀念。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温度,在于我们每一天与身边的人的相处,在举手投足、待人接物上让人感受到温暖、舒适,等到离去的那一天墓志铭上有幸留下一句"这是个给人阳光温暖的家伙",也不枉来此一回。
窗台上摆上小茶盘,倒上三杯清茶,举杯对空,心中默念,回忆故人,感念曾经的点滴,多一份感恩、惜福心态面向未来
谨以此文,纪念记忆中的人儿!
写于厦门光莆产业园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