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24个比利》读书笔记下篇日后补
此书乃森书推荐,篇幅不小,但是插图丰富以及幽默吐槽式的语言,看完这两百来页的书不过花了两小时,看一个片子的功夫,大致了解一下希腊神话的框架,科普扫盲,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开篇的“前方高能”警示里面说到一句话令人不禁莞尔:画神话中的裸男裸女是可以的,不会被“盯上”。小顾之前的两本书都是谈绘画,只在机场书店匆匆翻过几页,早已不记得什么内容,所以这本书的套路恐怕是延续了前两本书,从绘画入手,结合画家们乐此不疲的绘画主题,来了解一下这些盛行不衰的主题到底是个什么来龙去脉,所以就聊起了神话故事。
一、神和人
神话,顾名思义,主角是神,而因为是通过人的口来代代相传,那么其中必不可少的还有人。那么看本书,或者是看神话故事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比较神和人的区别。
那么神和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希腊神话中,神和人的确有区别,主要是在能力上的区别,比如永生,除了自己放弃生命之外无法被杀死;比如牛逼的能力,大力士、飞行、变化等等,渺小的人是做不到的。但在品性上,却与人别无二致,甚至比人类更为背德。
书中也提到,希腊神话中的神的品德十分低下,神话故事的逻辑性也十分欠缺,不禁让人对比中国的神话故事,编的就既有逻辑性又有道德性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神,那就完全同人不一样,不仅能力上,也在品德上都是高于人类,可谓人的榜样,如此供奉祈拜也有因可循。
神话和宗教
书中插图多是关于神话的绘画,基本都是奶子和屁股,裸男裸女,声色犬马。绝大部分绘画是油画,油画的产生时间和文艺复兴时间差不多,可见最早的一批油画应该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极富盛名的画家几乎都画过神话主题,除此之外还有雕塑、素描作品等。
是否可以认为,在当时的宗教压抑之下,为了反抗教会对思想的控制,而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部分,便是通过重现神话中的神的“人性”来实现。所以有了篇头的那句“画神话中的裸男裸女不会被‘盯上’”。
画家不能直接画出现实中的“人性的解放”,只能寻求替代,影射也好,抗议也好,我认为对于画家来说也是一种刺激。
这样看来,神话和宗教恰恰好是对立的。一个解放人性,一个压抑人性。
回到本书,作为艺术科普类读物,这本书是挺不错的,或许是预期的受众年龄普遍不小,所以神话中的各种违背伦理道德的桥段都没有刻意回避或者美化,让我们看到神话的真实面貌。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语言行文上,整一个知乎吐槽题,虽然有趣,作者目的也是为了娱乐顺带科普,但总令我觉得不那么舒服,有种“这样的内容怎么能出书”的感觉,特别是括号内的吐槽的话,以及通篇网络名词的使用,我觉得这样的语言不够严谨,也许录成小节目会更和谐。
(本文观点并不一定正确,瞎逼逼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