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律
1.问题和痛苦
这一章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痛苦的原因。一样都是立足于这世上,可人们的感受却有着天差地别。有人活的潇洒肆意,轻松自在,光芒四射;而有的人活的疲惫不堪,死气沉沉,痛苦万分。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这样的结果? 这一章给出了答案。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是的,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觉知自己,都不难发现我们身上缺乏这种自律。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的反应都是逃避,躲开,希望问题赶紧掩盖过去。我们根本不敢直面问题,因为害怕问题,所以总想以最快速度让它过去,但真相是根本不可能消失,不解决就不会消失,而是隐藏堆积起来了。为我们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可我们根本看不到那么远,只图暂时的安逸。 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我总是急于赶紧把事情掩盖过去的一时的轻松满足,不愿接受暂时的痛苦,再达到真正解决之后的满足。 承担责任:这是我的弱项,其实我是不愿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的,所以才急于逃避,急于掩盖。 忠于事实:现在才发现我一直在骗自己,根本不愿去看问题的本质,不去看事实究竟如何。 保持平衡:以上三点都做不到,自然无法保持平衡,总是一种失衡,失态的状态。痛苦当然如影随形。 我们要逼着自己摆正心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的心态。
2.推迟满足感
这一章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具备这项能力的。只是在童年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不当的养育让我们没有好好发展,总是因为害怕而急于求成,没有学会先苦后甜。
3.子不教 谁之过
这一章讲了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性格,人品,甚至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讲明了一个孩子(包括成人)的自律从哪里来。 父母的心智成熟的程度是孩子人生的基石,是给孩子打底的,托盘的。想起来尹建莉老师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家长,一个家长怎样做人最后决定了他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看着父母怎么做的而不是怎么说的,父母说的再多再好对孩子都没啥作用,而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大多是会照着做的。 爱 是你实实在在的付出、看见、理解、关照。孩子是能感受的到的。而不是你虚情假意的做做样子。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父亲就是个虚伪的人,他经常的口头禅就是:这样做(说)会让人感觉到怎样;这样做会显得怎么样。我是特别反感的,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也许一时不会明白,但终究会知道的。而所有人对我爸都是,第一面很喜欢他,但时间久了就会看不起他。先甜后苦,做反了。 对于孩子要真心的去爱,不会没关系,若真爱就愿意去找方法,去学习如何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