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中提到自己被师弟比作“甘草”,并附上了三大理由。我深表认同,并以“甘草”为目标对学生温和以待。直到昨天,我的信念受到了挑战……
昨天我去六年级代班。在我发下改完的考卷后,一位同学竟然径自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你改的考卷,这个。”说着还冲着我比了个倒拇指。之后还有一些其他的挑衅行为出现:涂掉我的批改痕迹的、坚持自己作文没有离题的、随意离开位置的、在位置上交头接耳对我指指点点的。这是我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最难熬的两节课。
于老师具有甘草的包容性,面对同侪讽刺可以包容,面对学生错误可以包容,甚至面对学生的挑衅他也可以包容。我觉得在这点上我也是甘草,我包容了学生对我的伤害。但是我却不是一株懂得调和之道的甘草。于老师在包容他人错误后会温严相济进行有效地处理,而我昨日对性质恶劣的人不敢严厉、对待闹小情绪的人不好意思温和。最后许多学生对我产生明显抵触情绪也是不奇怪了。
其实于老师的处理之道我懂,但我不敢那么处理。学生不爱做作业本,于老师也就把作业本丢到一旁,改为练笔。昨日学生不赞同阅读题的两个答案,觉得被扣分扣得冤枉,我却是不敢把分全送给他们。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题是分析《北京的春节》是如何写出庙会的热闹,答案为根据时间顺序,抓住细节举例子地写出。大多数人没有答出按时间这一点,于是我扣了一分。另一题是课外阅读《天窗》问“天窗”是()。答案包括天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全班都没答到深层含义,于是都扣了一分。难道全班都没答出的情况下我应该全班都不扣分?
我相信大多数老师的性格都不算暴躁,大多数老师也愿意对学生微笑。可以说每名老师心中都会有一个“甘草梦”。但是在班级乱哄哄时,在一个学生犯了错全班等着你来处理时,“性温味甘”似乎就不大适用了。尤其是如我这般的新老师、女老师,在面对学生时一定要有一些“辣味”。不然连纪律都管不好,何谈教育教学?甘草实在难为,若然能成甘草,何人愿为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