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第十二组——梁雨 孙玲玉
小组心得(S代表孙玲玉,L代表梁雨)
周二的夜晚孙玲玉和梁雨聚在一起,就刚刚看完的《学习的本质》一书彼此存在的困惑和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与交流。(因为梁雨同学最近在看一本书,对书中“对话”这一写作形式很感兴趣,所以本次的读后感采用这种形式。)
S:梁雨,我看完在这本书一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我知道它这里介绍的学习不单单指学习的知识,可我不清楚它是指一个具体的过程呢?还是一种方法?
L:我不太明白你所说的方法是指代什么呢?获得知识的方法可以通过学习,我们也可以有很多种学习的方法。我们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看、通过听,知识更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在我们将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变为自身知识的过程应该就是通过学习这种方法来进行的。作者也在说学习就是自身借助环境创造知识的过程。对于学习是一种过程这一说法我认为是正确的。作者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的学习的概念定义,但是作者一直在强调“自己”、“炼制”、“借助环境信息”,结合作者的想法,我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所是和所知,借助自身作为工具,对知识进行炼制,从而形成一种应对世界和问题的好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学习的动机呀、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了呀……
S:恩,作者对于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更迭过程的观点我很感兴趣。作者说道,新知识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而是在旧知识的拥护者逝世以及慢慢消失以后,新知识才能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反观现在的学术世界,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犯的错误根本不敢提出意见,也无力反驳。在创新类知识领域,知识本来就不是固定和唯一的。书中认为旧知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是与新知识发生联系的根本。知识本身没有好坏。我想到了数学史上,柯西和老师拉格朗日的关系。柯西在成名以后,经常发表文章指出老师的错误,但是拉格朗日也从来没有嫉妒或者否认,而是为自己培养出来了这样一个天才而感到骄傲。
L:对的。他俩的关系简直就是教学相长的范本了。老师应该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旅伴,是欲望的传递者,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的把控。诶,那你说,是不是以后学校就可以关门了,在一个文献资料中心,甚至就是图书馆,教师作为在一旁对学生进行约束,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微妙互动才是重点,书中认为,学生学习不能是一个人,那么教师更多的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信息不就可以了吗?
S:学校不能关门的吧。学校还有传递知识以外的其他功能,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建构经验,我们还要学会与人交流,与同龄人在一起,形成一种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对以后的发光发热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所以呀,学校的这些功能是单纯的文献资料中心所不能替代的。
L:我说的有点绝对了。《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就是大家一块上课,一块学习,这样的初等教育真的是完美的。
个人心得——孙玲玉
之前看过一条提问微博,说是“你身边跟随你最长时间的是什么”,当时有条神回复“大概是这一身减不下去的肉了”,我给的回答是“怎么学也完不了的学习”,很奇怪,那个时候的学习竟给了我这么大的压力,堪比减肥的痛苦,也许,这种压力从没停止过。不过,现在读了《学习的本质》,一些认知逐渐地发生了改变。
学习是什么?学习并非只存在于学校里,倾听老师讲的“之乎者也”,背诵伟大先哲们推导出的各大定理,亦或是一遍又一遍的书写却始终很难记下的英语单词。走路、说话、吃饭包括爱在内,这些也是学习,这样的学习,我们没有感受到压力,它们的发生,是无意识的。“有用”的知识各式各样,除了我们所推崇的文学语言、数理运算,音乐、美术、舞蹈这些也是学习所涵盖的,并不是只有语数英学的好的才叫好孩子,这也是我们国家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很大一方面,可惜,这个问题到上了大学我才明白。学习不是套路,不等于规则,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从未静止,一切都在发展,我们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问题的解决也从没有“一劳永逸”的万用计,我们应该真正掌握的是一种经验,不断对自身的成功和失败进行总结,不断创造,才能摆脱束缚,促进发展,我们学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学习,我们能做什么。
学习没有普遍适用的万能法,这也是未来我在走上教师岗位时一定要注意的,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变化的学习时机等这诸多因素,都会造就不一样的学习。学习是一种变形,一种重塑,在新知识形成以后,学习者便如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三观得以改变,以往具有的经验会受到冲击,有的会得到补充和完善,有的便是崩塌重建。所谓学习不是一味地传递和灌输,故而,学习者不单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角色,更多的是创造者,是学习的主体,用所学的东西去构建一个他眼中的全新世界,这个过程谁也不能替代。但是,学习并非完全依赖个人独立进行,学习的过程需要与环境互动,依赖教师的引导,至于引导的方法,同样是一门科学,是需要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去学习的。
个人心得——梁雨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有所得。
结果经过两天的疯狂阅读,我始终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地步。这本较专业的书让我重新审视这两年半的大学学习都指向何处。书中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像书中说的那堵墙一样,阻碍了我通向另一个知识空间。可并没有老师来为我提供梯子或者挖一条隧道,那我该如何做?解构是一种好办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不需要拆墙,直接消除这些障碍是很困难的。退一步想,可以考虑地基,也就是对于建构主义等理论的学习观和知识观的了解,我对于这一部分的概念是欠缺和错误的,但这不是说这些东西完全就是错误就没有用了,这些既是动机,又是与我的新知产生联系的一方。“障碍不是阻碍思维的东西,而是思维的组成部分。”我通过上网看论文、寻求师姐的帮助,反复咀嚼观点与定义,就算地基没攻破,应该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什么?在我身上,学习真的发生了吗?
让我们回归到这本书上来。作者对于学习这个词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其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功能,甚至是悖论性的。没有一个恰当的模型可以概括学习的所有方面。学习首先是一种变形,问题、原初观点、惯常推理方式在个体学习了新知识以后会发生变化,对知识的理解的变化更是一种根本性的。而且只有学习者才能学习,通过自身的所是和所知,借助自身进行学习。这其中,境脉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为学生把控整体进度,可称为“脉”,学生借助自己的工具,在“境”中创造知识,也就是作者一直在说的炼制知识。知识来源于炼制,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所有的工具自己创造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还要经过学习者自身的发掘来判断到底谁占据上风。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现有概念,从一个解释网络过渡到另一个更合理的解释网络,以处理既定的境脉。知识也不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学习时既要依靠感知、假设、自命真理、即时观点和成见,也要反对它们。思考学习如何学习这又是元知识的范畴了。
我在解决面前的墙的时候,意识到了先前概念的不足之处,产生了学习的动机,结合旧知整合新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师姐对质,对自己进行发问以形成一种更好的应对这方面知识的方式,此外,这个过程还在不断的循环重复。私心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真的发生了的。
作者在第三部分谈到了学校和文化机构的转变,恰好最近看了Ken Robinson在TED上做的那次大受好评的演讲,他提到“the whole purpose of public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is to produce university professors”以及”the whol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is a protracted process of university entrance”这样的话。深表赞同。教育会不会变成《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呢?文献资料中心会不会变成真正的学校呢?整合教育什么时候会真正的实现呢?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