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我们为什么要深情凝视

文|荒不唐

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
天上下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8月14日,世界第五个“慰安妇”纪念日。同日,中国首部“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在院线上映。

怀着敬畏之心走进影院,电影很平静,静静地讲述老人们平平淡淡的生活,除了片头片尾,可能不会听到其他背景音乐了。

她们就像家里的老奶奶那样,喜欢孩子喜欢猫,淡淡地笑着,亲切温暖。

如果不提往事,根本看不出她们当年经历了什么。

70年了,过去的都过去了,她们晚年的生活是平静的,日复一日,但很真实。大悲无泪,很多东西真正到极致,其实是平静的。

看的时候很压抑,但哭不出来,一种情感积压在胸口。

印象很深的是,影片中有好几次,当触碰到内心最深最痛的地方,老人用布满皱纹的手捂在脸上,动容哽咽,不说了不说了,说了难受。

电影拍的很克制,受害老人说到伤心处眼泪无法抑制的时候,镜头就拉到远处。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没有步步紧逼,没有出于猎奇地让老人摊开伤口,没有诱导性的提问,没有残忍地让大众消费眼泪。

我们不要去追问她们经历过什么,你我都心知肚明,那应该是一段沉重到自己都不愿想起的过去。

郭柯导演接受采访时说:“当你把这些老人当自己的奶奶,像是日本人当时是怎么扒你裤子的这种问题,你问不出来。”这是一种尊重,把她们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历史书上的一个符号。我们都明白郭柯导演放弃了什么,不去刻意煽情,从商业效果来看,这并不聪明,但很善良。

专栏作家韩松落写过这么一段话:“渐渐明白邓丽君的歌好在哪里,她的歌没有怨气,即便唱的是“证明你一切都是在骗我”。她不给听歌人的情绪染色,不让忧郁的更忧郁,绝望的更绝望。给别人的情绪染色,是赢得喜爱的快捷方式,在情绪的深渊边推人一把,准保让人一辈子记得你。但她下不了手。到了一定年纪,终于觉得,这是一种道德。”

她们不愿提起的,却是我们应该记得的。

她们从没有忘记过去,但她们历经岁月的沧桑,眼底里只剩温柔。

当林爱兰老人像是个英姿飒爽的女战士讲起当年为军队做内应、运子弹、打鬼子,子弹擦过头皮的往事,心情还是像当年一样自豪、激动。

当毛银梅老人喃喃地说着日语:“您好,欢迎光临,请坐。”记得清楚的不是那些日本话,而是那些刻进骨头扎进心里的伤害啊。

过了这么多年,当垂垂老矣,字字刻骨,依旧清晰,这是多深的伤口,多么痛的回忆,我们想象不到,也无法设身处地。

电影没有道出人物背后沉重的历史,但我们应该去知道去了解。

上一代人经历过什么,我们下一代人需要记住些什么,这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我们需要看见这段真实的历史,我们需要记得被迫成为"慰安妇"的她们,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有很多人用一生作为代价祭奠的,我们需要知道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从二十二变为八,活着的老人在一天天变少,但冷漠比死亡更可怕不是吗。

我们需要看到。日本人为了达到避孕目的,他们给"慰安妇"服用“606”试剂,这种药让这些受害妇女终身不能生育。现在,这些可怜的老人大部分孤身,好一点有养子、养女,但境况都不太好。

我们需要看到。就在电影《二十二》上映前两天,2017年8月12日,中国最后一位"慰安妇"原告,黄有良老人去世。2001年7月,她与另外7名海南“慰安妇”受害幸存者,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赴日诉讼,最终以败诉告终。黄有良老人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大陆所有“慰安妇”原告均已逝世,这也意味着,不会再有亲历者以原告身份,通过法律途径为20万中国受害者讨回公道。

我们需要看到。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提交申请的两份档案中,南京大屠杀档案上榜,但“慰安妇”档案落选。这意味着,南京大屠杀才被承认,而中国“慰安妇”的惨痛经历,对世界历史来说,只是中国人的一面之词,甚至是谎言。

我们需要看到。韦绍兰老人的日本儿子年过七十,仍因为自己混血的身份而终生未婚,孤苦一生。这些受害老人生活的地方,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她们的孩子一辈子被戳脊梁骨,忍受侮辱忍受迫害,她们的后代漫长一生都活在历史的阴影中,可他们又何错之有?有些伤害,时间无法掩埋。

关注"慰安妇"历史30年的志愿者在电影结束时说,30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如果当初知道结果这样,我宁愿不去惊动她们的生活。

是啊,日本欠她们一句道歉。我们把她们的伤口时隔经年再次放大,我们以为那是善意的帮助,或许打扰了她们本该平静的生活。日本人欠她们的,我们需要为她们争取,她们至死都没听到一句道歉,可我们总有一天需要让世界听到日本政府的道歉。

李美金老人说:“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开心啊。”


韦绍兰老人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她们好像很宽容,说起日本人,没有苦大仇深,没有愤世嫉俗,就算她们这一生都被亏欠,可是她们还是觉得这个世界真好。

她们口中一直嚷着国家知道的国家都知道的,国家真的知道吗?中国政府为她们的晚年生活又贡献了多少?我不知道,但她们知道。

说实话,看到她们,很受震撼。和平多难得啊,不管她们经历了什么,不管她们对日本人的仇恨有多少,她们还是告诉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记得有人说过,你唯一热爱战争的理由是你没参加过战争。珍爱和平不是一句口号,在历史教科书里史实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

有人给一位阿婆看照片,是一位八十岁的日本军人,没想到阿婆笑了,说日本人老了,胡子也没有了。

真的让人心疼,那种痛苦是她们自己经历的,这漫长的人生也是她们自己过过来的,她们从没有放弃过生活,再痛苦的伤口这么多年也会在生活的琐碎中慢慢愈合,对于她们来说,活着本就不易,哪有空去在生活的泥泞里怨恨哀伤。

影片结尾,以一位阿婆的葬礼结束。堆起的坟头慢慢被白雪覆盖。冬去春来,漫山遍野冒出了青色。

残酷战争的亲历者一一逝去,如果我们再不看她们一眼,她们的故事也许会像皑皑白雪逐渐消融,尘封在那片静默的大山。

日本政府欠他们一句道歉,中国政府欠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历史不应该被无声埋葬。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希望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能站出来,替她们讨回这一句道歉。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她们经历过的,我们看见,我们记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0,914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35评论 2 38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531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09评论 1 28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381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30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882评论 3 40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43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09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4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66评论 1 33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3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29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1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45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48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40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