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5)}我个人感觉,写材料这样的活也是越写越顺手,越写越能提出观点来。我在完成好本职的材料撰写资料整理外,自己还挤时间写一些言论及理论探讨的文章,投稿到相关报刊。这些纯粹是理论性质和自己观念的直抒,而且是自己的东西,决不和公务性质的混杂,越工作忙碌材料任务大的间歇,写出的东西越有观点,也越会被采用。我在县政府办工作期间写的言论文章,当年的雁北日报每周一般能有一、二篇,我写的较长的理论探讨文章“简政放权后如何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文章原雁北地委政研室作为参阅材料曾印发至乡镇一级;我写的“商业改革要给消费者带来好处”的论文,被雁北地区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探讨》加编者按后下发。时任县委陆书记看到了大为赞赏,亲自署名写了“建议转发这两名年轻干部的调查”的信,以阳办发(1985)30号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全县青年干部向我和当时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的李生明同志学习,引起不小的震动。李生明文章的题目是《关于干部人才的文化素质》,刊登在《组工通讯》。文件下发的前一天,县委办一位比我早一年参加工作的材料干事对我说:“陆书记让我们向你学习,郭促你打硬了”,我说:“向我学习啥,你们县委办比我们硬多了”,他说:“真的,文件明天就下发”,果然,两天后我们县政府办公室收到了文件。我看了看,才相信是真的。我当时确实有些受宠若惊,我在县级机关和乡镇名声大扬,我本人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加班整夜也不觉得疲劳了。
《人民日报》登了我一篇文章,让我成了全县特等模范通讯员。我曾写过一篇博文“我随县长下乡的几件趣事”,确实那几年我不仅时常跑乡镇,而且也常跑工厂、商店、供销社、营业所、生猪收购站等,在同赵副县长去马家皂公社调查培养商品粮大户的情况后,我自己写了一篇文章主要意思是,当时承包期限不长,农民不愿意在承包土地上打井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如果土地承包期限长,他们就愿意了。一个月后,在人民日报专栏“如何看待土地承包期限”的讨论中,登出了我的署名文章,只有一个豆腐块那样大小,但登出的当天,县委办、县委通讯组的领导就给我打电话表示了祝贺。他们说人民日报上能采用就不简单了,不要说长,短也很不容易。此后几年,我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言论类文章“递与扔”主要是说服务态度的,就没有如此反响了。果然,当年县委召开全县通讯员表彰大会,有二人被评为特等模范通讯员,其中一位是因为在地级以上报刊采用数量最多,而我则就因为上了人民日报一篇而被特别嘉奖。这样一来,我在县级机关同龄材料员中间,大家也都认可我写材料还行,而且财贸专业有特色,我自己感觉也就好了起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