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孩子又要入学了,网上各种解读大学生活该怎么过,
有人解读大学周边美食,告诉孩子们大学怎么吃得好;
有人推荐性价比高的化妆品,教给孩子们怎样丑小鸭变天鹅;
有人认准了大学是可以偷奸耍滑的岁月,出招怎么选课考证走捷径;
却很少有人告诉孩子们,当你需要开启你人生第一段独自生活的经历的时候,首先要学会的,是有尊严的活着。
之所以写下它,是因为有个学生今天问我的几个问题,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问题,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问题一:您看我没有加入学生会,也不是班委,而且很少参加学校的活动,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很是缺少掌声与喝彩,我觉得自己很卑微,很没有尊严,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从来不认为,在大学里加入学生会或者当班委,是多么光鲜耀眼的事情,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人喜欢热闹、喜欢团队合作的快乐感,喜欢自己的意见能在团队中被采纳的认同感,那么,这样的人担任学生干部,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有的人生性内向,喜欢安静、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样的人如果加入学生组织,可就真算得上“活受罪”了,千万别因为那是很多人的追求就去从众。每个人都得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我能再选择一次我的大学生活,我可能不会再选择做学生干部,我要去寻找我的生活,可能会去系统地学一下画画或者艺术设计,也可能会找点专业以外的杂书,天天泡在宿舍里不出来,这样非主流的选择,是不是在你们心里也有过呢?那就去做吧,别给自己留遗憾就好了!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的白彦魁老师,就是一个从来没当过学生干部、从来没参加过学生活动的典范,但是,相信白老师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绝对无涉尊严吧!学术研究对很多人来说都很枯燥,但对白老师来说,那很享受,这就OK啦,今天去学校评选五四奖章的时候,白老师的申报表格上,荣誉一栏是个空白,可硬是拿着这张空白的表格,赢过了所以成绩卓著的干部们,这就是“人各有志”的魅力啊,你们说对吗?
问题二:我有时候很渴望有尊严,我甚至会为了同学的一点责备的语气而动怒,您认为我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与同学之间的小争执,更是无涉“尊严”的,大家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情况不同……这么多的不同,怎么可能没有分歧和矛盾呢?被别人责备了,千万记得要反思,看看是不是自己确实错了,如果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不是,学会交流,试着沟通,实在不行了就来换为思考,总之,同学朋友之间的小摩擦,是所有“关系网”中最最纯洁的了,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人有真的“恶意”,没有人是十恶不赦的“坏人”,那就好啦,有了这个底线,又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呢?
问题三:我要怎么做才能赢得尊严呢?
说说我是怎么理解“有尊严地活着”吧:我认为,活得有自我、有意义,让我所在的群体因为有我而感到快乐,因为缺了我而失色,就是我的尊严所在。作为个体的我,应该不断追求生活的艺术,学会艺术的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之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有兴趣、有爱好、有梦想、有追求,时刻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去!心中不光装着自己,还要有父母、有朋友、有爱人,如果能做一个这样的人,我们就一定能称之为“有尊严地活着”。
问题四:其实啊,很多大学生都有像我一样的经历,您能给大家一些鼓励吗?
通过职业生涯课和学生会,我认识了很多09物理的学生,辩论赛场上、篮球场上、小品舞台上、创业社团里、团日活动中,你们一次次让我领略到90后的风采,你们的确是不一样的一代,你们有激情、热情四溢、对待陌生人同样友善,我相信,这样的你们,一定能规划出别样的人生、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传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