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2》昨晚更新到了第三季,这一站小君君带我们去领略了法国的松弛与浪漫。
整集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法国人的心很稳,精神世界很丰富,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非常有松弛感,一点儿都不内耗。
究其原因,那就是法国人从小就被倾听,被尊重,被赋予说话的权利。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受拘束,松弛感自然随之而来。
1,婴儿时期的绿房子
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就可以去那种由社区牵头开设的“托儿所”。这个“托儿所”不是专门帮忙照顾孩子的地方。去这里时,家长必须陪同。这里有专业的儿童精神分析科老师接待前来的小婴儿。
来这里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说话,但是儿童精神分析的专家们却能从他们的行为动作中告诉大家这个小婴儿在说什么,打算做什么,以便能第一时间就让小婴儿们感受到他们被听到。
2,幼儿园就让孩子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幼儿园老师们会在秋天时带领孩子们去户外,问他们树叶为什么会落下?老师们没有简单地告诉孩子因为秋天到了,所以树叶会落下,而是非常巧妙地把这个问题过渡到死亡问题的追问上。老师们让孩子自由地表达,展开想象力,不去评判,也不去特意引导。
3,为7-10岁的孩子举办哲学辩论会
法国人爱说话,爱表达,其实背后是爱思考,重思辨,他们会专门替儿童举办辩论会。辩论会上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什么是惧怕和背叛。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平等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老师们不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秉持中立的态度,只扮演着维持辩论会秩序的角色。
4,社会上也会组织辩论会
出了学校后,社会也会组织一些关于哲学的辩论会。参与辩论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各个年龄层的人。他们在一家咖啡馆里讨论关于“自由”的议题,这个开在咖啡馆的辩论会已经持续了将近30年。大家在这里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自由”的看法,不分对错,只问这个讨论是否对自己有帮助。
所以,在法国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耄耋老人,每个人都在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看法,每个人都感受到被倾听和被尊重。他们通过说话,交流和辩论后,内心的苦闷与挣扎会在互动和探讨中烟消云散。当话语权被尊重,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被重视,被看到,那谁还会花时间内耗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