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灯火 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一个榜样就是一簇灯火,无数灯火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汇聚成星海,流淌过中国百年征途,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是人格化的价值观,是看得见的正能量,是化风成俗的强大力量。他可以是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涵养力量;可以是一面旗帜,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可以是一座灯塔,确固不拔,指点迷津。榜样无处不在,榜样的力量无所不至。他们是青史上的不灭星光,宁溘死以流亡,纵身汨罗,以殉家国;遍尝世间百草,搜罗百氏,寻访四方;别长安过雁门,慷慨应诏,出塞漠北。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牢记着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高原探矿路漫漫,他追风逐日,用脚步丈量每寸土地;甘为真理付韶光,他披星戴月,用心血铸就编译事业;罗山巍巍入云霄,他坚守一生,走治病治心治贫之路。他们也是身边无数平凡普通人,是疫病前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是纵深跃下大桥救人的快递小哥,是洪水中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是地震下八方支援的“无名氏”。习总书记在2024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平凡铸就伟大,人民是一切历史的创造者,奋斗在路上,每个人都可以是榜样。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照先进,知不足方能进步。孔子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俗话说“人贵在自知”,大多错误的自我判断都源于缺少“内省”。对榜样的学习能让我们“目中有人”,找到与模范之间的差距,从而刀刃向内,自我剖析,再“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以致用,自我提升。希腊有一句格言“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功勋模范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是推动社会向好向善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党和国家对榜样的推举表彰,就是要弘扬他们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模范、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激发新气象、新作为。《周易·坤卦·大象传》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德向善的思想早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对榜样的学习顺应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提供了精神滋养。受到榜样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更多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新时代青年使命重大,不仅要学习榜样,更要接续奋进争做榜样、成为榜样。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性命。要向榜样学习,坚守信仰。牢筑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始终保持初心,旗帜鲜明。既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也要走出文本,走入实践,走进群众,发挥自身才干,得到群众认可。李惺《西沤外籍》中有言“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要向榜样学习,严于律己。树立责任担当意识,把责任视为己任,迎难而上,敢于创新;树立爱岗敬业思想,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把职业当作事业,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中写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春不止属于个人,更属于国家。要向榜样学习,为民服务。榜样并不都是些高不可攀的人物,他们也都是某人的丈夫、某人的母亲、某人的孩子,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大都来自基层、工作在一线,服务群众,解困难,做实事。党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民,青年要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就要把人民放心里,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提高服务水平。
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奋进的征途依旧曲折蜿蜒。时代需要力量,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不是明星,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璀璨不息;他们生于平凡,却能在平凡中谱写传奇。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发挥好新时代榜样作用,是引领全国人民开拓进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