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给弟弟看孩子去了!厨房好几天没开火了,冰箱里买的菜也坏了!
我兄妹三个,我是老大,后面是一妹一弟。弟弟比我小10岁,3年前结婚了,“”八一“”前当了爸爸,妈妈又完成了一件心事。
7月底,妈妈去了弟弟家。下班回到家,感觉家里空落落的,饭来张口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如今虽然接近不惑之年,但在家里总感觉还是个孩子。“妈,我饿了!”“妈,今天吃面条吧!”“妈,好久没吃包子了”,这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妈妈是有求必应。其实家里的伙食与单位相比差远了,但还是感觉妈妈做的饭好吃,特别是妈妈做的面条,与酒肉相比,我更愿吃妈妈做的面条。
不但是我,连我的两个儿子也习惯吃奶奶的饭,昨天到弟弟家去,小儿子就闹着要吃奶奶做的卷饼。我家大宝9岁、小宝6岁,从大宝出生开始,妈妈就和我们一起生活,如今已经快10年了。这十年,有了妈妈在,我和老婆基本上不下厨房了,不管上班、下班,妈妈都把饭做好了。晚上加班半夜回家,妈妈总要问,吃饭了吗?不管多晚,只要我稍有犹豫,妈妈就去厨房忙活。用小儿子的话说,奶奶的主要工作是做饭,爸爸妈妈是上班,他们弟弟两个是读书。
妈妈小时候,因为家里富农成份,失去了读书机会。但妈妈很聪明,手很巧、做事也麻利,人也善良。小时候,记得有村里干部到我们村时,我们家里经常负责管饭。这实际上就是对妈妈手艺的认可,这些人在村里毕竟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吃饭还是很讲究的,需要安排在干净、利索的人家。
妈妈是一副持家的好手,对丈夫和儿女的爱是无微不至。以前家里很穷,90年代初才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但即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妈妈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吃好,经常把好的留给父亲和我们兄妹。记得我小时候,父亲经常出去打工养家,有很多次都是半夜回家,有时甚至都是夜里三四点钟,但妈妈总要去为他做上热腾腾的面条或粥;有时他要外出,只要过了饭点,临行前她还是要为父亲做上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