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带读的过程就是我心境起伏跌宕的见证。我算是半个活在当下的人,因此对晚年的思考并不是特别多。我只知道一点,一个人如果年轻的时候受点苦,中年迅速成长,晚年便会比较幸福。而年轻的时候算是受过一点苦的自己,似乎从快接近中年的时候找到了人生的爱好,如今正在努力地学习让自己成长,隐约感觉老年幸福也不是一种奢望。
说到作品本身,一开始确实为老人沉沦的心感到同情,心情沉重。一个为了妻女的物质幸福奋斗了一生的老人,却得不到任何家人的体恤,甚至还是无节制的挥霍,与老人勤俭淡泊的一生截然相反。这样的境遇让老人失望,迷茫,甚至愤恨,与其说为这样的老人揪心,更多的还是痛心。
随着情节的推入,老人最后甚至堕落到为自己的疾病欢呼,觉得沉沦的心终于可以得以解脱。究其根的原因,还是老人的父亲就从小就告诉他,人生就是痛苦的,只有死去的那一刻才是安逸的。听到此时的我不禁攥起拳头,想冲着那个隔着屏幕的隐形的角色狠狠的一击。不想再说多少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只愤恨于这么多人甘愿受害于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破害而不愿意反思,探索和努力。要知道一切都是可改变的,而改变现实的只能来源于行动,而老人选择的却是无尽地痴迷于祷告,表面上是解脱了,也淡然了,老人可以独自走进手术室,甚至明确地告诉医生不要通知家人。然而内心呢?含着愤恨和委屈离世,这样真的好吗?为什么在有生之年不尝试改变呢?其实老人的女儿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对他漠不关心的。哀默大于心死,老人最终不是沉沦于他悲哀的一生,而是他一直以来假想的受害者的角色里。
心情慢慢由同情转为愤恨最终停止于无奈。因为老人一直以来对妻女不公平的定位,以及自我尘封的内心,让自己永远设想为受害者的角色,殊不知,他的妻子和女儿的内心又是怎么样的呢?
作者茨威格是站在老人的角色和境遇上描绘沉沦的内心的。而我很想站在女儿的身份呼唤呐喊一下:
“爸爸,一直以来你的努力我都是看的到的。可是你始终尘封自己的内心,你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冷冰冰。长久以来,你一直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让我无法靠近你的内心。我以为无尽的挥霍才是对你努力的一生最好告白,因为看起来你很享受这种获得金钱和地位的快感。我以为你不需要拥抱,因为你也从来没有给过妈妈和我任何一个深拥。所以我愿意把我的拥抱给一个才认识几天的男人,因为他是如此需要我。亲爱的爸爸,我一直爱着你,以你需要的方式。”
沉亡的是一颗跌宕起伏的内心,唤醒的则是一份生性乖张的命运乐趣。沉亡于哀默的现实,不如唤醒崛起的情趣。只有正确的爱,才是沉沦内心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