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该片于2015年5月18日在法国上映,2016年2月,在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 。
在这部影片中,小女孩莱莉因为父亲工作变动,举家搬迁到旧金山,她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影片用拟人化、卡通化的方式,讲述了她对新生活的适应过程,让大朋友对人脑的运行机制,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理解,也帮小朋友打开了认识新世界的大门。
莱莉的大脑由五种情绪小人共同支配——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它们是莱莉情绪的体现,各自有着特定的职责、色彩和形状。
“乐乐”代表快乐,掌管着莱莉的喜悦情绪,她总是充满正能量,帮助莱莉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它是星形的,穿着黄色的衣裳,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忧忧”代表悲伤,它的存在让莱莉体验悲伤的情绪,像颗大大的眼泪,穿着忧郁的蓝色,还戴着一副眼镜;
“怒怒”代表愤怒,它在莱莉生气时出现,表达愤怒与不满,让她获得想要的东西,获得情绪的释放,如同一块儿火红的砖块儿,看上去,似乎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怕怕”代表恐惧,帮助莱莉有所畏惧,远离潜在的风险,它是紫色的,穿着格子衬衫,身材瘦长,像一个时刻保持警惕的青春期大男孩;
“厌厌”代表厌恶,对不喜欢的事物表达愤怒和不满,避免不愉快的事情,总是显得不耐烦,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样子,它穿着绿色的衣服,女儿说:“它看起来像朵有气味的西兰花。”(她不喜欢西兰花的味道)
这五个情绪小人,在莱莉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影响着她的行为和情感体验。这次搬迁影响到了莱莉的情绪,全新的生活环境需要莱莉适应,混乱中乐乐和忧忧更被抛出控制中心,流落在莱莉的茫茫脑海,莱莉从此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乐乐和忧忧则想尽办法回归。
五种情绪互动和合作,人类的情绪复杂和多样,缺一不可,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观影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人类情感的奥秘。明媚的色彩,积极的基调,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单纯友好的互动,勾勒出成长这样一个绘着彩虹与风雨的主题。
纯真的友谊,和睦的家庭,她所擅长的爱好,以及许许多多的核心记忆、美好品质,散发着淡淡光晕,感染身边所有的人,童年的欢笑溢满了荧幕。而一次搬迁,在十几岁女孩安静的心潭里,激起了不小的水花,沉重而有力地告诉你——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但孩子的情绪也很脆弱。
站在陌生教室里的一刻,莱莉突然有了心事,有了那么多情感,她会在愤怒后沉默,会在噩梦后抱紧被窝里的自己,会叛逆坚决却面无表情地,她亲手拆毁了自己花十几年构造的童话世界,那一刻是鲁莽的幼稚,却也是历练后的成长。
这一次的失而复得,是她涅槃般的成长,曾如死灰的心绪,变得依然灵动,可却不再天真;她的快乐依然热烈,可却不再单纯。
这一次的脱胎换骨,震碎了她童年的幻想,却重建起一座座地基更深、更经得住风雨的房屋。它们将不再是她快乐的来源,而是迷茫时的明灯,柔弱时的避难所。
成长意味着会有离别、失去、背叛,甚至会迷失自我,但每一次成长都能让孩子重获新生。在成长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选择,但他们不必为了改变而改变,破碎的友谊,会在短暂悲伤后,让她更加坚韧;家庭的变化,会在刹那悲伤后,让她因理解而凝聚;曾经的爱好,也会在慢慢沉淀后,再次绽放;离别虽然令人忧伤,但从离别的那一刻她就懂得了珍惜,明白了“重逢”的价值和意义。
《头脑特工队》为我们揭开青春期的神秘面纱,看完后你会觉得被提示,被治愈,被感动。成长是一种过程,一种认识自身和融入社会的过程,这过程中会有迷茫、阵痛,甚至会受伤,这种历练让孩子学会独立、坚韧。青春期的每一种情绪,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探索,它们也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善待,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我们无条件的爱与理解,关怀与守护。
看完这部电影,我告诉女儿,“每种情绪都无条件爱你,妈妈也一样,我们爱你本来的样子,也期待你未来的模样,成长可能意味着快乐会减少,但妈妈依然在守护着你,愿意在你情绪之间争吵时,做你坚强的后盾。”我们送给彼此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坚定地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