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记忆中,村里的人家但凡有了大一点的事,无论是结婚、生孩子,还是逝者下葬的仪式,都会请来吹吹打打的“响器班子”做主角,而响器班子的主角,则绝对是高亢嘹亮的唢呐。乡间的人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由唢呐来吹生吹死,红白喜事离了它便平淡无奇,甚至不是那么回事了。依稀记得,这个时候,在老人的口里,常常会提到“吹响器”这个词儿,也就以为响器就是唢呐了。
长大了,才知道“响器”其实包括了许多种乐器,除了唢呐,还有鼓、锣、铙、钹等等,据说,原来还有各色旗、牛腿号、三眼铳等,后来这些都散失了。《清文献通考·乐二十三》中说响器,“其乐器有大鼓、小鼓、铜号、铰子、唢呐、喇叭。”鼓的上下两面都用上等牛皮蒙着,中间连接的是圆形的木质鼓梆,大的鼓像磨盘一样大。钉牛皮的金色大盖钉、圆滚滚的朱红色鼓梆耀人眼目,牛皮大鼓敲起来声音震动四方。与大鼓相配的还有小鼓,叫做鞭鼓,脸盆大小。锣、铙、钹则均为优质响铜制成。锣是用来敲的,敲起来声音叮叮当当的,清脆响亮。铙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形,常和钹配合演奏。在古代,铙不单用于军旅,也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就有五柄组合的铙。明、清两代,铙已用于地方戏曲伴奏。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流传至今,常常用于音乐高潮处,是一对金属圆片,中间凸起,各有一条钹巾系在中央,演奏时手持钹巾将两片对击,京剧中就使用多种规格大小的铙钹。
要说响器,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唢呐了。俗话说,“只要唢呐一发声,万般乐器皆失色”,唢呐的声音频率是钢琴的两倍,音响是其四倍,音色突出,音响强大,穿透力极强。据说唢呐是在公元3世纪的时候由波斯传入中国的,单看唢呐这个名称,就与汉语习惯有很大不同,应该是从异域语言音译而来,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今天伊朗(古波斯)及其周边广大的区域对这种乐器仍发“Surnā”的音,但反观现今阿拉伯一带的唢呐,已与中国的唢呐有了较大的区别,不仅在外形上,尤其是其吹奏时发出的声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唢呐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在河南、山东一带俗称也有叫喇叭的,发音高亢、雄壮。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记载:“锁奈,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代散曲家、画家王磐目睹当权宦官南下的船上乱吹唢呐喇叭抖威风,骚扰民间的做派,曾作《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虽则是用来讽刺,但也侧面反映了唢呐一吹所显示的威风,同时也说明唢呐并不像后来那样已经完全落入民间,而是为当时的豪贵们所钟爱的。现代文学艺术中也常有描写响器的,比如曹禺戏剧《北京人》第三幕:“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非常热闹的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声,掩住了风声。”又如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唢呐的非遗申报由河南沁阳、甘肃庆阳提出,提出后,山西阳高、子长、壶关、忻州,山东邹城,河北曹妃甸、丰宁,辽宁丹东,黑龙江肇州,江西于都、万载等地又在其中申报了20多个子项目,从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是中国唢呐生长的沃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受众。中国各地的唢呐不尽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犷,有柔和,种类甚多,但总的来说,唢呐的三个特色十分明显,即“高亢嘹亮,惟妙惟肖,或悲或喜”。高亢嘹亮是指它的音色、音响,这在前文已多次提及;而惟妙惟肖也是说它特别善于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发出的声音,尤其是鸟叫和其他动物的叫声,这是其他任何乐器所无法比拟的;或悲或喜是说唢呐奏出的曲调,悲伤时能令人伤心欲绝,喜悦时又让人手舞足蹈,心旷神怡。
说起唢呐,不得不提一下王府驻地在今河南沁阳的明朝宗室郑王的世子朱载堉,传说朱载堉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了“三眼管子”,为唢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536年,朱载堉出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是明太祖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堉因不平其父郑王朱厚烷无辜获罪,在王宫外另筑陋室独处十九年,直到其父被赦免。朱厚烷去世后,作为长子的朱载堉本可继承王位,他却七次上疏皇帝辞让,甘做平民,而全心钻研学术。据《明史·艺文志》载,朱载堉一生共著有《乐律全书》四十卷、《嘉量算经》三卷、《律历融通》四卷、《音义》一卷、《万年历》一卷、《万年历备考》二卷、《历学新说》二卷等,内容涉及音乐、天文、历法、数学、舞蹈、文学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被严重忽略的重量级科学家,和一位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朱载堉对文艺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英人李约瑟博士说他比欧洲人提前数十年做出了这一证明。十二平均律理论是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因为现代乐器的制造都是使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这样一位伟大的音律学家与唢呐的不期而遇,既让天才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又是唢呐来到黄土地后的幸运。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唢呐可以作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一特点是钢琴所望尘莫及的。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吴天明电影《百鸟朝凤》中小男主角在初练唢呐呼吸法的时候,师父就是让他用一根不断加长的芦苇去努力将湖里的水吸上来的。历代及现代唢呐的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全家福》、《抬花轿》、《六字开门》、《一枝花》、《山村来了售货员》、《豫西二八板》、《打枣》以及《黄土情》等。《黄土情》是当代著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先生在1992年创作的,以唢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抒发了对黄土高原无限眷恋的情怀,深受海内、外唢呐爱好者的喜爱,也是专业团体唢呐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
乡村里的响器班子就是这样在吹奏敲打中道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最朴实的语言演绎着世态人情。但如今,即便是乡间的人们也都慢慢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红白喜事中曾经活跃的响器班越来越难觅身影了,即使有,古老的唢呐中奏出的也越来越多的是现代流行曲,且大多是庸俗不堪的流行曲了。吴天明导演在资金困乏无人喝彩的境况下奋力拍出的电影《百鸟朝凤》,就既表达了对昔日唢呐的致敬,又彰显出对今日唢呐困境的深深忧思。好在,导演并没有绝望,最后的镜头,仍旧是唢呐班子的接班人孑然独立但却倔强地立在师父的坟头,孤独而坚定地吹奏着那曲比他们的生命还宝贵的《百鸟朝凤》。
还好,我们无论在央视节目《回声嘹亮——致敬经典乐曲<百鸟朝凤>》,还是在网络视频上,都看到了一些唢呐艺术家们致力于保存、传承、发展唢呐艺术的努力。除了中国各地,一些演奏足迹还已经到达德国、荷兰、丹麦、日本、匈牙利、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在美国波士顿、洛杉矶等地著名音乐厅以及纽约新世贸中心,还举办过唢呐的独奏音乐会。期待黄土地上传承了上千年的独特乐声——响器、唢呐,会被更多的现代中国人,被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朋友们所接受,所喜爱。